李鄭屋邨徙置大廈

李鄭屋邨徙置大廈

1955年4月22日《香港工商日報》頁五報道了在李鄭屋大火後的該區建屋計劃。其時,李鄭屋村首幢七層徙置大屋提前落成了,而該期李鄭屋村徙置大廈興建計劃合共十二座,預計容納五萬至六萬人口。當時政府對李鄭屋邨的建設滿有信心,期望在半年至一年時內完成整個龐大計劃,把李鄭屋村寮屋區居民搬至徙置大廈。同時,政府也期望這一帶能「面目改觀」,成為「模範住宅徙置區之一環」。

寮屋區居住環境十分惡劣

原來的寮屋區居住環境十分惡劣。它們大多是位於市區邊緣農地,基本生活設施(例如食水、排污、電力等供應)缺乏,根本不適合密集人口居住。而且,寮屋的建築結構十分簡陋,當遇上狂風暴雨時,幾乎是無法抵抗。雨水會從門窗、屋頂滲入,遇上颱風時,更會把整個屋頂吹走。

除了天災,人禍也是寮屋區居民的夢魘。由於生活條件有限,他們只能使用簡陋的爐具,一般是燃燒柴枝、廢置木板,好一點的,會用火水作為燃料。加上,竂屋區是無規劃可言,在民居附近,往往大大小小的工廠,他們很多會存放大量易燃物體。於是,一旦失火,這些用簡單木材搭建的寮屋便會首當其衝,造成一個又一個的大型火災。像之前說過的石硤屋大火、李鄭屋火災便是其中例子。

第一型徙置大廈設計

為了安置原來的寮屋區居民,政府在李鄭屋村災區及竂屋公地與市區順寧道毗鄰地段,興建徙置大廈。這些「第一型徙置廈」主要是「H型」,也有算是當時最新技術的「雙H型」結構。

根據《香港工商日報》報道,「雙H型」七層徙置大廈,其實是由兩幢獨立樓宇組建而成,兩者平衡對峙,中間相連。徙置大廈每層有「軸橋」兩道貫通,公共浴室、廁所都設置在該「軸橋」之間。而在「軸橋」的兩端,連接樓層內的公眾走廊通道,各住戶可以循橋往來。這種設計的好處,一方面可以利用「軸橋」,製造公共空間,同時形成一個通風「天井」,使四周空氣流通。所以,縱使兩幢大廈平排對立,但其實通風仍然良好。

這兩幢並立的大廈,每幢每層都有居室兩排,每排有三十間,每幢兩排合共六十間。兩幢樓宇加起來,形成每層有居室一百二十間。它們的前後有走廊通道,保持空氣流通,也便於走動。

第一型徙置大廈實際生活環境

第一型徙置大廈的設計,在當年,絕對比任何一間寮屋要好。然而,相比今天的公共屋邨,仍然有很大距離。

第一型徙置大廈的單位面積大部分為120平方呎。換成人均居住面積,大約是每名成年人獲分配面積24平方呎空間。然而, 當時香港法定每人最小的生活空間面積其實是35平方呎,所以仍然是低於法定指標。

政府原先構想住戶是在單位內煮食,但是由於本身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不足,所以住戶都把廚房搬到走廊。這除了造成走動不便的問題,也帶來衛生與安全的隱患。

而為了便於通風,政府在間隔前後單位的牆上設有蜂窩形狀的窗花。可是,因為住戶把廚房搬到走廊,煮食的氣味和聲音通過「蜂窩形狀窗花」傳開。這使原來的良好設計,反倒成為了缺陷。於是 ,很多居民寧願把「蜂窩形狀窗花」堵住,空氣亦難以流通。

總的來說,第一型徙置大廈的設計雖然未能盡善盡美,但能夠上樓已經是當年寮屋居民的福音。

miehe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