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屋村火災

李鄭屋村火災

 說到「李鄭屋邨」,相信十之八九的讀者會馬上想到位於邨內的「李鄭屋漢墓博物館」。1955年,政府為興建徙置大廈,要夷平附近山坡,因而發現了這座東漢時期(公元25年-220年)的古墓。這座古墓在1988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得以永久保存。

為什麼1955年會興建徙置大廈?這得從「李鄭屋村火災」說起。

古老的李屋村

李鄭屋邨成為公共屋邨前,原為「李屋村」和「鄭屋村」。其中,「李屋村」更見載於嘉慶《新安縣志》卷二〈輿地一・都里〉(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成書,由新安縣知縣舒懋官主修、王崇熙主纂)之中,屬於「官富司管屬村莊」的本地人村落;而「鄭屋村」則不見於該縣志中,有可能是當時村落規模並不大,或者該村是建成於嘉慶二十四年之後。在抗戰勝利後,大批內地民眾移居九龍,並在李、鄭屋村內搭建寮屋居住。

「李鄭屋村火災」

根據1950年12月8日《工商日報》報道,此前深水埗青山道李鄭屋村木屋區大火,有逾二千災民無家可歸,要露宿原來的災區或暫居深水埗街坊福利會內。而當年急賑會負責在災場附近設置臨時辦事處,辦理災民登記事宜,並在道旁設置「施飯站」,與社會服務處、福利會等人員給災民派飯。

災難以後,李鄭屋村一帶的寮屋問題並沒有解決,很快又故態復萌。1954年10月2日《工商晚報》報道,10月1日晚李鄭屋村又發生大火,燃燒了兩小時,登記災民人數為四千六百餘人。此次火災,「災區東至李鄭屋村十四街之未焚石屋,南至從德念佛社,西至長沙灣新村南里,北至新村防火會」。據統計長沙灣新村被焚之房屋共九十五間,二百四十三戶,二千八百七十人;而李鄭屋村被焚數字更多,約二百三十多間房屋。災難後生,徙置事務處只照以前辦法,准無家可歸之火災難民,在深水埗區內騎樓底暫時棲身。

根據1954年《香港工商日報》報道,政府並沒有太多支援給予災民,甚至在火災發生後十多日,便宣布要拆遷居於順寧道、永隆街等處騎樓底下的災民,要求他們遷往香港紗廠接近海旁之空地,作為臨時住居之所。此處只是空地一塊,災民們並不願意遷往,因為他們「感覺一旦木料拆毁,無力再建」。由此可見,災民的居住問題是十分嚴峻。

石硤尾大火後,政府始開展興建徙置大廈計劃

事實上,當年火災事故經常發生,像李鄭屋村般大規模的,還有石硤尾大火。1953年12月25日晚上,石硤尾白田村發生火警,波及白田上村、白田下村、窩仔上村、窩仔下村、石硤尾村和大埔村等多個木屋區,5萬多名居民喪失家園,無處容身。自1953年石硤尾大火後,政府已不能袖手旁觀了,於是開展建屋計劃,在災區附近興建徙置大廈安置災民。1955年4月,首幢李鄭屋村七層徙置大屋提前落成。該期李鄭屋村徙置大廈興建計劃合共十二座,可容納五萬至六萬人口居住。然而,當年環境惡劣的寮屋區幾乎遍布香港,所以大小火災頻仍,住屋問題是極之殷切。根據1955年4月20日《華僑日報》統計,香港、九龍、新界徙置區人口達十二萬四千多人,其嚴重程度,可想而知。

fhouse

圖片:香港公共圖書館

作者簡介:葉德平博士,現職大學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曾主辦香港多個社區的歷史文化研究計劃。近著有《香港鳳山寺與廣澤尊王研究》、《西貢非遺傳承計劃:西貢麒麟舞》、《回緬歲月一甲子──坑口風物志》和《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載於Kowloon Post龍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