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義為按照圖上所畫的去找好馬,比喻生搬硬套、拘泥成法,現多比喻按線索尋找亊物。 語出《漢書·梅福傳》:「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選舉之法取當時之士,猶察伯樂之圖,求騏驥於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梅福是一位飽學之士,尤其精通《尚書》、《穀梁春秋》等書。 梅福曾經上書給漢成帝,力陳當時朝政的弊端。其中就說到朝廷對於人才的選舉觀念十分落後,不想有能力的霸主一般,開闢新的渠道招納人才,使得不少有識之士都不被重用。就像拿著一本伯樂的《相馬圖》去大街上找馬,有怎能找到一匹千里馬呢? 後來按圖索驥這個成語就廣為流傳,也有出現了很多新版本的故事。當中就以明代楊慎《藝林伐山》中所記載的版本最廣為流傳。
相傳,春秋時期有個叫伯樂的人,他相馬的本領無人能及,只要他繞著馬走上一圈,就能根據馬的長相判斷出馬的好壞。無論是餓成皮包骨頭的良馬,還是養得膘肥體壯的劣馬,都騙不過他的眼睛。 伯樂年老的時候,根據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寫了一本書,叫《相馬經》。他在這本書裡詳細地介紹了千里馬的形體特徵:額頭應當怎麼樣,眼睛應當怎麼樣,身架怎麼樣,蹄子怎麼樣,毛色怎麼樣……
他的兒子看了這本書,花了不少時間把千里馬的額頭、眼睛、身架、蹄子、毛色等特點背得滾瓜爛熟,準備出去「按圖索驥」,尋找千裡馬。 幾天以後,他的兒子高高興興地跑回來,連聲說道:「我可找到千里馬了!我可找到千里馬了!」伯樂要他說說找到的馬究竟長得怎麼樣。他的兒子說:「這匹千里馬的長相和《相馬經》上講得差不多,就是蹄子有點毛病,不怎麼像。」說完,他從布袋裡倒出一隻癩蛤蟆來。 伯樂被弄得哭笑不得。他知道兒子笨,也沒責怪兒子,只是苦笑著說:「你找來的這匹「馬」確實是能蹦能跳,可它駕不了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