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對教育.自我的觀念省察

對教育.自我的觀念省察

教育離不開活着的「生命」、在地 (embodiment) 的生命,包括群體的生命、老師的生命、學生的生命等。存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現場,當老師加班、學校補課和私人補習等「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 成為常規和定律,社會普遍價值觀都強調學生和老師只為爭取學術業績的生命,生命已放在「例外狀態」,師生關係只是「我-它」(I-it) 的社交,功能價值決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育制度和學校教育就是製造「裸命」 (bare life),屆時的「我」非「真正的我」、教育也非「真正的教育」,因為已非發展生命教育本身的呈現。

在我的歷史教學過程裏,經常與學生「談古論今,鑑往知來」,與學校人、事相處遠較家庭成員相處時間還要長,空間塑造人對事的看法,愈來愈感受到學生有時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師,止於至善,跟學生一起做同學,學習成為道德意義的「大人」。誠然老師對學生的生命有所期盼,相信他們可以發展和實踐「成為」 (Becoming),彼此依存,更可拓寬自己的生命層面和思考空間,譬如:另類思考角度 (think alternative, 中一級學生曾問及生日是別人大了一歲和減少壽命一年,何以要慶祝?)、畢業生在大學所主修學科知識或工作經驗等,為一己的我尋覓更美好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生命影響生命。透過師生主體性 (subjectivity) 的交流和對話,小故事的分享或活著的經驗 (lived experience) 傳承,故事中呈現人的立體性、多樣性,而非樣板式經驗 (granted experience),敘事可以重新建構意義,同樣可以做到曾任國子監祭酒的唐代文學家韓愈《師說》所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有時老師的得着不會比學生少,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大歷史,承載着人的生命故事,無所謂雅俗之分。人生有涯,不可能涉獵全部,而我對世界僅是有限的認知,與不同學生生命的相遇,卻是得着甚深。

教育本身就是德育,旨在責成和發揮人作為道德生命主體的潛能。孔子以言教和身教感動弟子,讓他們慢慢體會和拿捏中庸之道,從弟子對孔子的觀察可見一斑,「(孔子) 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他出門時「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註1):呈現一種個人修身的態度。另外,孔子也提倡「因材施教」,因應學生的個性而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反映他重視對每個學生的深刻了解。他曾言顏淵「三月不違仁」,其餘弟子只是「日月而至焉」而已。(註2) 在耳濡目染下,《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 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讓弟子能品味「美」的教育,豐富其生命的素養。

話說回來,教育和自我成就,不一定只是外在成就或幹大事。反之,《道德經》第六十三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註3)卻更彌足珍貴。「無為」、「無事」表面好似是無所作為,卻是滿載玄機,即如人能見微知着,當事物很小的時候,已未雨綢繆,經常做「小事」反而明智,因不致鑄成大錯。「味無味」更是人飲食的至高追求,品嚐食物的原味,而非調味料掩蓋真味。老子的生命智慧寄予人無限的想像,人不一定只追求成就大事,向外欲求名利,才叫出人頭地。道理遷移在教育,百年樹人,欲速則不達。當世的教育現場,卻追求「為有為」、「事有事」,教育政策朝令夕改,口號掛帥,未能返回人的本身價值,昧於純追求工具價值和社會符號 (sign value),故教育改革經常推陳出新,如自評、外評、其他學習經歷和校本評核等,學校行政只好隨波逐流,考察團和校外比賽頻仍,讓師生都疲於奔命。

平心而論,教育需要使命,是一項良心的任務。老師生涯,就像是演出一幕又一幕的戲劇,有時為教什麼花心思,有時為不知教什麼而懊惱;有時為好學的學生快樂,有時為不學的學生難過。個人教育,請時刻記住幸福的事,對人發放正能量。歸零思考,教育工作的核心是人,不論任何一個環節,人都是處於最重要的位置。儒家傳統一向以人文為中心,簡言之,就是做人的道理。無論教育政策、課堂管理、德育、授課、以至訓育、輔導等各個位置,人的參與是必然的。人文教育的目的不純然是增加知識,而是用知識和理智性的思考,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和面對社會。進一步來說,人是一個複雜的動物,即便老人癡呆症、智障人士,他們也有不同程度的理智、感情、幻想、身體感官等各種感覺和刺激,也有其生命故事,只是不為外人所道,但我們也可替他們建構其故事,如高錕忘了光纖,只記得太太,其生命故事則由其太太代勞。透過不同的生命故事,讓我們找到心靈自救之道,因着小眾故事,拓展自己的心靈空間和思想的胸懷,學會悔過。也許骨子裡,我生來就嚮往自由的個性使然。

註1:黎東方 (2010)。《孔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頁40。

註2:黎東方 (2010)。《孔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頁71。

註3:余培林編撰 (2012)。《老子──生命的大智慧》。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頁221。

港大中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 許茵茵

(本文曾於2015年11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