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淺談香港職業教育發展史

淺談香港職業教育發展史

香港開埠初期,各行業以「跟師傳」和「學師仔」形式訓練。1864年,天主教於港島設立「養正院」,為窮苦子弟及街童提供正規工藝教育,成為香港首間宗教團體開辦的職業學校。其後改名為「西環教導所」,1927年由鮑思高慈幼會接管,易名「聖類斯工藝學院」,後併入富商集資開辦的「香港仔兒童工藝院」。

香港政府於1933 年成立「初級工業學校」,是為香港第一所政府資助的全日制職業學校。1936年政府成立首間專上工業學院:「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校舍位於灣仔,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物,俗稱「紅磚屋」,開辦航海無線電操作、機械工程、建築等課程。

日佔時期,職校大多停辦。1945年抗戰結束,國共內戰爆發,大陸移民湧到香港,輸入大批資金、技術和專才。香港製造業迅速興起,紡織、製衣、塑膠、鐘錶、印刷、玩具和電子業急遽發展,大量物資經香港轉運到大陸及海外,香港成為國際轉口貿易港。當時,英國大律師貝納祺在1946年創立「赤柱兒童營暨香港航海學校」(今稱香港航海學校),專門培訓海員。同年,由多個工會組成的「港九勞工子弟教育促進會」(後改名港九勞工教育促進會)創辦第一所勞工子弟學校,翌年在深水埗和土瓜灣開設婦女織工補習夜校,後易名「工人夜校」,成為第一所工人夜校。1957年成立「旺角工人夜校」,主要開辦電工、車床打磨、汽車維修等工業培訓課程。此外,「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今稱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也在這時成立,其中包括建築、工商業等職業課程,讓各界人士公餘進修,成為首間大學開辦的成人持續進修機構。

官校方面,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於1947年重開,易名「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簡稱工專),提供船舶製造、維修工業與航海技術課程。同年初級工業學校遷入紅磚屋,附設工專之下;1957年工專獲政府撥地遷往紅磡,1972年升格為香港理工學院。另一方面,初級工業學校易名「維多利亞工業學校」,其後遷出紅磚屋,更名「鄧肇堅維多利亞工業學校」。1960至70年代,政府為提供勞工訓練,並協助未能通過「升中試」的小六生學會一技之長,開設一批工業中學(簡稱工中)和職業先修學校(簡稱職先)。當中有十多間屬政府開辦的官立中學,另有由教會、慈善組織或商業機構主辦的職業學校,總數超過三十間。

此外,政府為提升香港的產品質素,在1965年成立「工業訓練諮詢委員會」,策劃香港的工業訓練。1968年成立「技能訓練中心」,為傷殘人士提供職業教育。翌年,政府在紅磚屋成立第一間政府工業學院「摩理臣山工業學院」。1973年成立「香港訓練局」取代工業訓練諮詢委員會,由前者協助後者提出有關建造業及製衣業的訓練計劃。根據工業訓練條例,1975年設立「建造業訓練局」及「製衣業訓練局」。政府發表《香港未來十年內之中等教育》白皮書,建議發展工業學院,於是葵涌、觀塘、黃克競和李惠利工業學院相繼在四年內成立。1976年通過《學徒制度條例》,要求部份行業的僱主聘用14至19歲的員工時,必須簽署學徒合約並保送到工業學院修讀相關課程。1978年香港實施九年普及教育,湧現一批不適應文法中學的學生,於是教育司署成立技能訓練學校和實用中學,首間實用中學便是由訓練海員轉型的香港航海學校。由於實用中學設有宿舍,故吸引部份學生報讀。這時期成為香港職業教育的鼎盛時期。

1982年香港政府成立「職業訓練局」(簡稱職訓局)取代香港訓練局,成為專門處理和協調工業訓練事務的法定機構。同時成立「工業教育及訓練署」,主要執行職訓局的決策。1984年,職訓局成立首間發展中心,即香港管理專業發展中心,首個行業為「塑膠業訓練中心」,其後數年相繼成立各種行業訓練中心,包括紡織業、汽車業、焊接業、電機業、酒店業、氣體燃料業、電子資料處理、保險業、精密工具製造、珠寶業、銀行業、海事業、專用集成電路設計、零沽批發、出入口業等,並在屯門、沙田和柴灣開設工業學院,以及在青衣成立科技學院。1999年職訓局把轄下工業學院及科技學院組合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此時,香港的製造業陸續北上大陸,出現經濟結構性轉變,工藝教育失去吸引力。政府為提升僱員技能,1992年成立「僱員再培訓局」。家長和學生普遍認為報讀職校的大多是學業或操行稍遜的學生,加上文法中學學位充足,導致入讀工中和職先的學生人數愈來愈少,於是政府將工中和職先的班級擴展至中六,學生可參加高級程度會考,造成職校與文法中學的區別變得模糊。因此,政府重新檢視職校的功能。

香港回歸後,教育署發表《職業先修及工業中學教育檢討報告書》,指出工業中學與文法中學的課程十分相近,部份工業中學有意從其校名中除去「工業」字眼,因此建議工中可向教育署申請更改學校的註冊名稱。教統局乃自2000年起陸續把職先和工中轉為主流中學,刪去校名中的「職業先修」、「工業」字眼,除去負面標籤,例如「明愛聖若瑟職業先修學校」改為「明愛聖若瑟中學」、「龍翔官立工業中學」改為「龍翔官立中學」等,但仍有部份保留完整校名,如九龍工業學校、香港仔工業學校等。再者,教統局繼續促使技能訓練學校和實用中學融入主流中學的行列。

21新世紀,不少學生對傳統教育不感興趣,加上15至19歲青少年失學與失業問題嚴重,職訓局在2004年成立「青年學院」,為中三以上程度的青少年提供專業課程,協助他們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有助日後升學與就業。由於青年學院受到青少年和家長歡迎,職訓局在10年間開辦了8間青年學院,遍佈港九新界。另外,政府為加強職業課程的認受性,於2007年頒布《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條例》,次年正式推行「七級資歷架構」,為各行業進行資歷評審,令課程質素更具認受性。

今天,職業教育受到社會的肯定,學生可因應個人興趣選擇合適的職業課程。職訓局先後開設不同專業的學院,如中華廚藝學院、國際廚藝學院、酒店及旅遊學院、18間訓練及培訓發展中心等,甚至頒發學位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另外,大學亦開辦成人職業教育及訓練課程,如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城巿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院等,教會組織如明愛、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基督教女青年會、基督教勵行會、聖雅各福群會,以及工聯會業餘進修中心、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舊稱旺角工人夜校)等機構也開辦職訓課程。

未來,香港職業教育會針對國際及本地人力巿場的需要來栽培專業人才,除提升各行業的知識、技能外,還注重學員的共通能力,鼓勵終生學習,致力為香港培育具創意和競爭力的專才,促進香港的經濟發展。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會員    謝惠芝

(本文曾於2017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