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街頭閒逛,不難看到一種牌位,寫有「門口土地財神」之類,豎於牆腳。這稱謂的意涵,還得從「社」説起。
作為農耕文明,古代中國便有「江山社稷」之稱,稷是穀神,社就代表土地神,是「土地之主」或「地主」(《說文·示部》)。基於自然崇拜的土地神無形無聲,歷史上曾選用不同實體充當地主或社主,如土堆、石柱、木牌、大樹等,作為社的依附物件,以便祭拜報功。
國家權力有等級之分,社也有層級之别,是具體某一區域的土地神,除天子、諸侯之社外,其下州、縣各有公社。而再下一層的里社,大多由民間自行管理,人格化現象日顯,演變為區域的守護神。此後,各地有功者死後被尊為土地神,歷史名人有岳飛、韓愈等,當然土地神具有真名實姓的極少。
「土地」成為由天庭派遣掌管一方社區的小神,其形象後來定型為白髮老翁,應是源於「親親、尊尊、長長」的倫理秩序。如同地方官吏,「土地」有任期,有升遷,後來還有夫人,到明代更有了兒子。「在數量上占著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本色》) 文藝作品中的土地,大多庸庸碌碌,可親而不可敬:「中國人的對付鬼神,凶惡的是奉承,如瘟神和火神之類,老實一點的就要欺侮,例如對於土地或灶君。」(魯迅:《華蓋集續編·談皇帝》)
至於土地有「福德正神」稱號的由來,有種種說法,大多和德行有關,應是源於民間傳説。除了土地廟、福德祠之外,人們屋裡或門口同樣供奉着土地神,在華南地區,普遍稱為「前後地主財神」、「門口土地財神」等。那麽,後者和土地公有何區别,這又得從「中霤」説起。
古時五祀是門、戶、井、灶、中霤五位家神,都是保護一宅之平安。霤,《說文》曰:「屋水流也」,即屋檐滴水。「中霤」是甚麼呢?綜合古書訓釋,古人曾經採用半地穴式的房屋,為了室內採光照明,於是在茅草或泥土蓋的屋頂中央開天窗。這個露天的位置承受風霜雨露,促使天地之氣交流,是與神靈溝通的空間。所以,朱熹説:「然此即古人中霤之祭,而今之所謂土地者。……蓋自上古陶為土室,其當中處上為一竅以通明,名之曰『中霤』。及中古有宮室,亦以室之中央為中霤,存古之舊,示不忘本。」(《朱子語類·禮七》)
法國漢學家沙畹在1910年〈古代中國的社神〉一文中,也説:「在最初的歷史時期開始,人們就設立了一系列等級的社。雖然家庭住所中的中霤不被稱為社,但在本質上與社毫無區別。里社是里的一個神,百姓自己籌資為它舉行祭禮。中霤和里社今天已經變為土地神。」
東漢王充在《論衡·祭儀》中,認為五祀都是土地崇拜,因為「門、戶用土與木,土、木生於地,井、灶、室中霤皆屬於地。」中霤可謂屋宅保護神的總代表,歷經演變,在職能上,門口土地便類似中霤,限於房屋之內;而土地公即里社,負責屋外的公眾範圍。《禮記·郊特牲》説「取財於地」,大地歸根結蒂是一切財富之源,土地神兼職財神看來亦順理成章。
香港社區多年來的變遷,無疑令公共的土地廟式微,然而紅磡寶其利街、石塘咀南里等地的福德祠,香火雖不算鼎盛,每天還是有不少善信參拜。現代新式樓宇已少見在門口擺放土地神牌,但大街小巷好些店鋪還是虔誠地安置。將願望寄託給神明庇佑的心情,似乎歷經多少世代,都不會改變。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司庫 鄺明威
(本文曾於2024年3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