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特首曾蔭權(1944-)向港人發表了新的年度《施政報告》,他在報告中再次重申,「展望來年,我們會繼續推動與台方多範疇和多層次的交流,……。我們會積極跟進香港旅遊發展局在台北正式成立辦事處,並就在台北設立綜合辦事機構與台灣磋商。」。但特區政府在過去的一年,似乎並沒有積極地透過各種渠道,讓港人多認識台灣的情況,這樣又怎能加強兩地的關係。好像在11月27日舉行的台灣「五都」選舉,就正好可以給予港人瞭解原來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是可以實行民主選舉的。然而香港除了各個政黨,以及學術界外,港人似乎大都欠缺足夠的關注。
自從中華民國政府撤守台灣後,由於兩蔣時代的威權統治,「民主」對於台灣一般的民眾而言,是陌生的、是遙不可及的。但期間在台灣的知識份子,卻願意奮不顧身地為了民主作出過無數次的抗爭,如:雷震、柏楊、李敖等,而由黨(中國國民黨)外人士發動的「美麗島事件」更是讓台灣民主向前跨越一大步的重要因素。
台灣老百姓在爭取民主的路程是崎嶇不平
韓戰爆發後,美國重新支援撤守台灣的國民政府。因此,使台灣的經濟獲得快速發展,同時也培養了一批新的知識階級,包括不少曾經到外國留學的智識菁英。但由於國府在1954年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繼續有效實施,台灣的老百姓遂被迫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黨禁、報禁、言論控制,爭取民主的代價,便是身陷牢獄,甚至被誣告為匪諜而遭到殺身之禍。
1971年10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案。翌年元月,美國總統尼克森(1913-1994)訪問大陸與毛澤東(1893-1976)會晤。國府在面對台灣島內外的新形勢下,被迫作出改變。所以,當蔣經國(1910-1988)於1972年出任行政院長後,便大幅提高內閣成員中台灣省籍官員的地位,包括任命謝東閔(1908-2001)為首任本省籍台灣省主席。
再者,自蔣介石(1887-1975)於1975年病逝後,1978年12月16日,美國又宣佈與國府斷交、廢約,並自台撤軍,這是中華民國繼退出聯合國後的又一外交重大挫折。加上1979年12月10日,高雄市爆發了由黨外人士發動的「美麗島事件」。這些事件對國府的國際地位,和島內的政治環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蔣經國在1978年的5月剛接任總統,面對內外情勢的急劇轉變,他提出「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在變」的想法,並進一步推動漸進式的民主改革,包括擴大台省菁英的參政權。其中李登輝出任中華民國副總統,更被視為國府本土化的具體徵兆。而黨外人士也於1984年9月,正式成立「民主進步黨」。
1988年元月,蔣經國病逝,蔣氏父子兩代的威權統治也隨之結束,李登輝依法繼任總統,成為第一任台省籍的國家元首。
李登輝成為首位經由全民直接投票產生的總統
李登輝在總統任內,展開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等政策,並成為中華民國撤守台灣地區後,首位經由全民選出的最高領導人。再者,也揭開了台灣地區自基層的里長到最高領袖的總統都是經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時代。
2000年3月,台灣地區舉行了第二次總統改選,民進黨的候選人陳水扁(1950-)當選為總統,中國國民黨在台灣半個世紀以來的統治正式劃上休止符。2008年,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1950-)當選為總統,這兩次的政黨輪替,和平交接政權,先後為中國人締造了歷史紀錄。
自1996年到現在,台灣民眾對於民主的維護和堅持,已漸較前成熟。反觀香港,民主發展的方向仍在摸索,港人目睹台灣這些各級民意代表都是經由全民投票產生,內心裡會有著怎樣的感想?在推動港台關係發展的同時,港府官員應怎樣向台灣地區的老百姓遊說「一國兩制」的優點,似乎也是未來港台關係發展的一重障礙。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副會長 周正偉博士
(本文曾於2010年11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