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歷史的人每每四出尋找歷史名勝,希望與歷史人物作一點感通。位於英國韋斯特勒姆(Westerham)的邱吉爾故居(Chartwell),可以一睹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1874-1965)的生平事跡。邱吉爾是著名的英國政治家,年青時加入騎兵團和做過戰地記者,對戰爭的前線工作有深入的了解,後來開始從政,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成為第一海軍大臣,後於1940年接替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1869-1940)成為首相,任期到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法國節節敗退,請求英國投放更多的軍事支援,可是邱吉爾洞悉戰局,認為法軍必敗無疑,決定把受困法國鄧寇克(Dunkirk)的英國援軍撤回英國,也協助法軍撤離,過程極為艱辛,但成功保留英國的戰力,預備與德國作殊死戰。正當悲觀的氣氛彌漫英國議會,不少議員認為敗局即將來臨之時,邱吉爾備受非議,但他堅持抵抗納粹德國,拒絕和談,發表了多篇鼓動人心的演講,帶領國民奮戰到底,奠定其成功領導者的一面,也是大眾對他較為熟悉的一面。其實,邱吉爾在工餘時間,還喜歡繪畫和寫作,在他的故居便能了解他的另一面。
是次遊歷的邱吉爾故居乃是一座十六世紀建成的莊園,邱吉爾家族於1922年購入後,花了不少心思修葺。邱吉爾離世後,莊園由國民托管組織(National Trust)負責管理,讓世人都能一窺這位當代出色政治家的風範。莊園位處山上,能飽覽山下曠野的景色,居所外的園林設計都來自於邱吉爾及其太太,那裏有蘋果樹林、玫瑰園林、畫廊、磚牆花園、游泳池、魚池、湖泊等,園林充滿各式各樣的花卉,風光明媚,這裡是邱吉爾及其兒孫玩樂的地方,邱吉爾還親手建造了小型房子和牆壁,作為小孩遊樂之地。蘋果樹林有英國不同品種的蘋果,也是邱吉爾喜歡閒遊的地方。
參觀邱吉爾的居所有既定的路線,每一個展區也有專人協助講解邱吉爾的生平,由正門步入的第一個展區是客廳,保留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裝潢,客廳外的平台可以觀賞山下的景色,邱吉爾曾於1924年在平台描繪冬天日光下的景致,畫作也獲得了獎項。邱吉爾故居除了滿佈圖畫外,圖書室、客廳、會客室、辦公室甚至走廊都擺滿書籍,種類包括小說、詩歌、歷史、哲學、畫冊等。《論語》曾說過「君子不器」,孔子認為君子不應只掌握實用性的學問,應該多涉獵不同的知識和藝術,邱吉爾體現了「君子不器」的一面,他喜歡繪畫,會客室收藏了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Claude Monet)的畫作,而邱吉爾亦有五百多幅畫作存世,大部分收藏於故居的畫廊,遊客仿如置身一個美術館,極具藝術氣息。作為醉心閱讀的人,他還喜歡寫作,寫過小說和見聞錄,把自己在政治和軍事生涯中的所見所聞編撰成書,最著名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The Second World War”),一共六卷,邱吉爾憑此作品獲得195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政治家能獲得此殊榮實為罕見,故居除了收藏邱吉爾歷來獲得的勛章,還收藏了他的諾貝爾文學獎,令人眼界大開。邱吉爾獲獎後,仍然努力不懈,寫成《英語民族史》(“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Peoples”),對記載歷史作出極大的貢獻。這樣多才多藝的政治家,古今中外是不是絕無僅有呢?
宋代統治者重視儒家思想,也重視文藝的發展,《論語・述而》提倡君子需「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政治家除了有仁義道德,還需要有一定的內涵,視野才更為廣闊,當時所指的是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是君子的全人發展。宋代官員如范仲淹、虞允文等就是文武全才的例子,詩歌的能者有梅堯臣、劉克莊等,還有「江西詩派」的代表黃庭堅,詞人也有晏殊、辛棄疾等,有些官員除了文學造詣甚深,也是史學專家,例如歐陽修和司馬光,分別主持《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的編修。唐宋古文八大家有六位為宋人,全都是朝廷官員,歐陽修除了文學和史學有極深的造詣,他還雅好金石學,是古物研究的一種,至於蘇軾更集政治家、詩人、詞人、畫家、書法家於一身,是多才多藝的官員表表者。宰相王安石也是文壇巨擘,詩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成為千古傳頌的佳作,他們塑造出文藝的盛世,成就了中國文化的鼎盛時代。
道德的具體表現可由藝術展示出來,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中提及「藝術與德性,祇是一件藝術作品的一個特有之點,仍在那個藝術家的個性表現時方發生關係」,
一個「心胸偉大的畫家」,面對現實的困境,眼前「有性命的出入時,他也是不屈和不肯苟從的」,展現風骨,於邱吉爾亦然,於蘇軾亦然。正如文天祥於《正氣歌》曾道出「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偉人的作品格外感人。林語堂談及「個性的培植是道德的,也是美學的,當中需要學問和雅韻。」無論中外古今,都有這樣的想法。參觀邱吉爾故居,不知遊客有沒有同感同趣!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秘書麥宇翰博士
(本文曾於2023年11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