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2月,香港大學決定辭退漢文總教習賴際熙(1882-1903)和區大典,企圖改變中文學部一直單純以中國舊學為主要教學內容的習慣。因為北洋政府教育部於1920年已下令全國中小學教科書改用白話文,而胡適(1891-1962)也曾指出:「大陸上的中文教學早已經過了很大的變動,而港大還完全在那變動大潮流之外。」其後,在胡適的推薦下,香港大學於1935年6月正式聘請許地山(1893-1941)出任中文學部負責人。9月,許地山抵港,直至1941年病逝,期間他除了教學外,同時也把新文學帶到港大中文學部,他還希望影響整個香港社會,讓香港人接受新的觀念,在當時而言,確已引起社會大眾對相關問題的注視和討論。
1920年代,中國在政治上,南北因法統之爭形成尖銳對立,且軍閥干政而又相互混戰的紛亂局面,迫使國人南遷香港避禍。由於華人的數量大幅急升,中文教育顯得更為需要。同時,除了人口驟增外,不少內地的知識份子也紛紛來港辦學,造成香港私立中文學校的增設。其次,愛國運動思潮也已由學生及知識份子擴展至工人階級。1922年的香港海員罷工,以及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造成香港社會動蕩和引發反英情緒,其中「省港大罷工」的影響尤大。
港英當局從這次大罷工中,汲取經驗教訓,瞭解要繼續有效管治香港,中國因素是必須要加以考量。所以,在教育方面,港府為了表示尊重中國傳統文化,乃積極提倡中文教學。當新任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 1875-1947)於1925年11月抵港後,即致力提升本地中文教育的水準,以便重新建立省港兩地的友好關係。
翌年,金文泰便建議香港大學增設華文科,並採用傳統舊學為教學內容。至於香港大學強調「中國的舊學」,只是為了淡化由新文化運動引起的近代中國民族意識。1927年,中文學部正式成立,又稱中文學院,由賴際熙兼任主任。由於港府的教育政策較偏向舊學,造成香港大學在中文方面只是教授中國的傳統經典,並以舊式科舉宿儒作為教學主力,故無法順應時代需求。這種現象不免引起社會微詞,師生也諸多反映,遂引起校方關注。
所以,當金文泰於1930年離任,香港大學遂提出改變中文學部教學內容的計劃,最終並聘請了許地山出任中文學部負責人。許氏同意南下香港,希望可以把新的文化觀念帶來,協助港大中文學部脫離「舊式科第文人」的手,以便承接內地中文教學的新潮流。而許地山在港大任教期間,除了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外,他對香港新文學的發展也極為關注,還積極地創作新文學。
今天,中國大陸已經普遍實施國語教學逾九十年,香港卻依然裹足不前。而另一方面香港由於是以使用粵語為主的城市,因此大部分香港的學生,說的是粵語,聽的也是粵語。但香港教育當局卻要求學生們要用「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來表達中國語文,這實在有點緣木求魚吧﹗相信惟有全面採用普通話教學,才可以讓港人在運用中國語文的能力有所提升。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執委 周正偉博士
(本文曾於2012年12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