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清代「新安八景」中的香港兩景

清代「新安八景」中的香港兩景

明、清時期(一八四二年前),香港和深圳同屬廣東省新安縣。清康熙年間,新安知縣選出縣內八個美景,時稱「新安八景」,其中兩景在香港範圍內。該兩景是當時香港美景的代表,經過三百多年的變遷,兩景至今猶存,並未湮沒於都市化的洪流中,可謂奇跡中的奇景。

明神宗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年),東莞縣南部被分拆,另建新安縣,範圍包括今天的香港和深圳,取意「革故鼎新,去危為安」,縣治設在今天深圳的南頭古城。清康熙九年(一六七○年),李可成出任新安縣知縣,他飽覧縣內山水,與鄉紳共議「新安八景」,並親擬八首七言律詩以詠之。新安八景依次為「赤灣勝概」、「梧嶺天池」、「杯渡禪踪」、「參山喬木」、「盧山桃李」、「玉勒湯湖」、「鰲洋甘瀑」和「龍穴樓台」,其中「杯渡禪踪」和「鰲洋甘瀑」分別在今香港屯門和港島,「盧山桃李」在東莞,其餘五景則在今深圳市內。位處香港的兩景是八景中頗為完整的代表。

「杯渡禪踪」是新安八景中的第三景,是八景中至今最為完整的一景,位處屯門青山。「杯渡」是南北朝劉宋時的高僧,常乘坐大木杯渡海,因稱「杯渡禪師」。杯渡禪師來到屯門後,居於青山一個大岩洞內,即今之「杯渡岩」,青山古時乃稱「杯渡山」。杯渡禪師的居住地後來發展為青山禪院,至今已逾千年歷史,居香港三大古剎之首。今天山上未現高樓,盈眼的是青山和古樸的禪院建築,無論駐足禪院前,或在山下仰視,均能賞出「杯渡禪踪」的神韻。

「鰲洋甘瀑」是新安八景中的第七景,位置有兩說:一說位於今港島華富邨的瀑布灣公園內,一說位於西貢糧船灣洲,具體地點難以確定,一致認為是八景中最為「撲朔迷離」的一景。華富邨瀑布灣公園沿海而建,海灘後的懸崖噴出一飛瀑,流水從高空淙淙瀉下,頗為壯觀,看似鰲洋中的甘瀑,此灘因以瀑布為名。瀑布灣在香港頗有來歷,它是十九世紀歐洲航海家接觸香港的其中一地。當時前往廣州的船隻都喜歡在此補給淡水,因為航海家認為這裡是「可靠乾淨的水源」。瀑布灣的名稱則是美國一外交使團在一八一六至一七年出使清朝時首先提出的,他們讚賞這裡的景色:「美如畫,湧出瀑布。」另外,「香港」的得名,說法之一便是源於鰲洋甘瀑匯流的香江水甚為甘美。既然「鰲洋甘瀑」的位置難以確定,瀑布灣又是較為廣泛的說法,就視此地此景為「鰲洋甘瀑」吧。

在瀑布灣,不但可觀賞「鰲洋甘瀑」,還可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戰遺跡。海灘右邊有一座廢棄的碉堡,是香港的英國守軍在一九三七至四一年間的備戰設施。碉堡有兩個機關槍炮座口,由於不曾受到日軍的炮火攻擊,因而能完整地保留下來。

今天,歷史上的新安八景有的仍有跡可尋,有的已隨三百多年的歷史變遷而變得模糊難辨,因此深圳市已選出了新的「深圳八景」。留存香港的「杯渡禪踪」和「鰲洋甘瀑」曾是大名鼎鼎的新安二景,今天雖鮮有人留意其來頭,但可貴的是這兩景依然可辨可賞,風韻猶存。

香港大學中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會員                                            梁勇博士

(本文曾於2020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