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走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史教學--推行中學校史課程的啟悟

走出香港歷史博物館的香港史教學--推行中學校史課程的啟悟

  遊覽香港歷史博物館是不少學校的課後活動,特別是初中中國歷史科成為必修科後,於2020年的新學年,將會加入香港史課程,當然香港歷史博物館便會變成一座資源寶庫,讓學生在館內探索並完成校本的習作,習作除了是紙本功課外,更可以就地取材,把遊覽的所見所聞或自己編寫的故事拍成短片,剪輯後上載到網上的平台,讓同學評鑑,或者延伸當中的話題。香港史的學習不單困於博物館內,更可以順道走到歷史博物館外,可以聯繫到其他香港歷史或校本的校史課程,加強同學的歷史感,讓他們有置身其中的參與。

  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科學館的前身是漆咸道軍營,英國在取得九龍後在尖沙咀一帶建立軍營,除了現存的槍會山軍營,還有漆咸道軍營和威菲路軍營,隨著英軍陸續撤出香港,軍部交出大片市區土地給香港政府,希望建造所有香港人受惠的設施。漆咸道軍營便改建成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科學館,附近剩餘的空間則建造公園,範圍大概到羅馬石柱附近,此處可以帶領學生走三個方向:第一是繼續講述軍營的歷史,要談及尖沙咀的軍營則不能不談及威菲路軍營,面積非常大,政府將它改建為九龍公園,公園內仍然有少許軍營遺跡,除了有大炮和前身為軍事建築的香港文物探知館,還有公園外已密封的防空洞,公園地底還有不少地道、地下室和防空洞等,只可惜未對外開放,留待學生自己追尋香港的軍事歷史,當然軍營亦可衍生其他範疇的歷史,例如漆咸道軍營曾經作為霍亂病人的隔離營,可以聯繫香港的衛生發展。第二個方向是香港歷史博物館附近的火車站,現時市政局百周年公園的所在地是火車軌及中途站,火車線一直延伸至今日的尖沙咀鐘樓為總站,1916年的尖沙咀站是當時遠東的鐵路終點站,如由尖沙咀站上車,再乘至內地轉搭火車向北一直去,可以接連俄國的西伯利亞鐵路,然後向西並乘歐洲的鐵路便可以到達歐洲各處,甚為方便。可是後來漆咸道軍營以東需要填海及改建紅磡火車站,尖沙咀站便要拆除,除保留鐘樓外,只有少量石柱得以保留,並建成之前所說的尖東羅馬石柱,學生可以從這裡學習香港早期的交通歷史。第三個方向是追尋比軍營更早的一段歷史,漆咸道本來稱為德輔道,為免與香港島的德輔道有所混淆,便在1909年時任工務司漆咸定為街道名稱,當時港島已有人滿之患,不少人願意到較空曠的九龍生活,而香港政府亦積極發展九龍,使它變成花園城市,而城市需要不同的配套,例如學校、運動場、教堂和娛樂場所,漆咸道一帶的大片空地便建有休憩設施和球場,如有鐵路員工的文娛康樂會所、九龍足球會球場及漆咸道一帶的休憩公園,教堂則有天主教玫瑰堂,學校則有嘉諾撒仁愛女修會建立的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及由基督學校修士會(俗稱喇沙修士會)建立的聖若瑟書院分校,部分在港島聖若瑟書院修讀的學生可到分校就讀。現時,天主教玫瑰堂和嘉諾撒聖瑪利書院的建築仍然保存著,聖若瑟書院分校因空間不足,運作十多年後則遷到英皇子道(即太子道),即日後的喇沙書院。這個方向可延伸至香港的學校發展史或校史。

  如依上述的第三個方向走,學生應先對教會學校的發展有一定的認識,自行做一些預習,當完成香港歷史博物館的參觀活動後,便可以走訪嘉諾撒聖瑪利書院、天主教玫瑰堂和聖若瑟書院分校舊址,遊走在歷史建築物與幻想之間,使其對歷史的感覺更加深刻,然後啟發他們尋找自己喜歡研習的歷史,興趣油然而生。

  當然除了香港歷史博物館,海防博物館也可以用相近的方法,只是需要交通工具和更多的時間。在海防博物館延伸的史事大多與抗日戰爭有關。完成參觀海防博物館,可以到訪西灣國殤紀念墳場和哥連臣角炮台遺址,又或者到訪昔日經歷大戰的黃泥涌峽,不少聖若瑟書院、拔萃男書院、喇沙書院等的舊生於此為保護香港而犧牲性命,作為業餘軍人的義勇軍,昔日在黃泥涌峽給日軍吃了不少苦頭,學生可以透過這段歷史加深香港防衛戰的認識。

  所以初中中史科的香港史課程,不妨讓學生更自由地學習自己喜歡的範疇,畢竟不是所有同學都會在高中選修中國歷史科,但他們可以保留這份興趣,日後在自己的專業中追尋歷史,例如醫療、法制、建築、交通、教育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歷史,初中中史科可以抱着這個宏願,齊齊併合香港的歷史。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秘書                      麥宇翰

(本文曾於2020年3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