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香港海事博物館導賞———水上交通工具

香港海事博物館導賞———水上交通工具

海洋見證各國的歷史,外國勢力也是透過海洋打開香港的海口。讓我們細聽來自HKU SPACE導賞員實習生怎樣導賞香港海事博物館(簡稱「海事館」),他們各出奇謀,有的扮演探險家,有的扮演船長、艦長和海盜,趣味盎然,樂在其中!

海事館始於2003年赤柱美利樓,2013年搬往中環8號碼頭。今日海事館外型猶如三層畫舫,船內每層以DECK劃分,意指船的甲板。高層是A甲板(Deck A) 展示了海上通訊、導航、氣象學和船舶模擬駕駛員室等科技;中層為B甲板(Deck B)是博物館出入口處,主要介紹中國海事現代化、海底世界、海洋之音、港口發展、香港船廠船隻與水上運動等現代海事歷史及文化;低層C甲板(Deck C)展示了古代中國船隻、航海地圖、貿易、海盜等古代海事歷史和文化。

古代水上交通工具        

第一站,我們來到低層C甲板,眼前有多艘古代船隻模型。原來在遠古伏羲氏時期,人們已用樹幹、竹竿、蘆葦、葫蘆等作為「浮具」,後期使用「筏」和「舟」,成為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接著,有「獨木舟」和「木板船」的出現。 商代有「帆船」,西周則有兩船並列的「舫」;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已能造船,可見當時人民生活已與「舟船」息息相關。秦朝出現「漕船」,漕船底平艙淺能在內河航行,是吃水不深而載量大的運輸船;漢朝時「舫」又再盛行,很多達官貴人喜愛到那些裝潢華麗的「畫舫」上娛樂,舫亦可用作戰船。

「東漢陶船」:鎮館之寶

導賞員導賞的第一件文物,就是「東漢陶船」(公元25至220年),距今近2000年歷史,在四川一個古墓出土,是海事館其中一件鎮館之寶。陶船的特色在於船頭有固定的錨,船尾有可控制船行方向的舵,舵的出現早於西方約700年。由外而內觀察,陶船外層出現釘子,反映了漢朝人已懂得用釘造船,而且船有水手圍蔽艙位、乘客遮篷、糧倉、廚艙、廁艙、隔艙等,橫向隔艙是「水密隔艙」的雛型,可避免船隻入水沉沒,是中國古代重要發明之一,反映了當時水上交通能航行到較遠的地方,可見漢朝造船技術的先進。據聞18世紀有英國人在考察中國船舶後,將「水密隔艙」技術帶返歐洲。廣州在1954年也出土了一個「東漢陶船」,列為一級國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近代船隻「耆英號」的故事

「耆英號」是一艘三桅中式帆船,由一名英國商人秘密購買,打破了當時中國不得出售船隻予外國人的規例。這英國人買下後,竟以簽訂《南京條約》的兩廣總督愛新覺羅•耆英作為船名。「耆英號」在1846年12月由香港出發,目的地是英國倫敦,因緣際會下,1847年7月抵達了美國紐約,成為第一艘停泊在美國的中式船隻。後來「耆英號」抵達英國,由於它是歐洲罕見的中式帆船,受到當地矚目,人們需付錢才能登船參觀,每天人數達數千人,連維多利亞女王及王室人員都競相一賭「耆英號」的風采。當時,倫敦《泰晤士報》及《倫敦畫報》也圖文並茂報導這事件,英國政府甚至發行了「耆英號紀念幣」 。「耆英號」創下了中式帆船航海的最遠紀錄。

我們跟隨着導賞員導賞船隻,了解每艘船盛載的歷史,無論是它的故事、設計、功能和職責,都有獨特之處。正如聞名中西的「耆英號」,見證了19世紀清朝被西方列強以武力強行開放港口,但它也被西方國家肯定為一艘技術先進和設計精美的中國帆船。今天的導賞到此為止,樓上兩層還有很多有趣的海洋故事呢!謝謝大家!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會員                                 謝惠芝博士

(本文曾於2021年4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