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1924年香港向世界展示的廣告

1924年香港向世界展示的廣告

大英帝國展覽會源起

英國於1851和1862年先後舉辦世界博覽會。踏入20世紀,英國亦有意舉辦大英帝國展覽會,未果。由於爆發一次大戰,大英帝國展覽會延至1924年才舉行,地點在溫布萊。

香港成功增取中國元素和轉口港的角色

剛好獲得參加大英帝國展覽會機會,香港可以向世界顯示她貿易自由港的優越性。但由於大會規定展出產品必須是在本地製造,香港本地產品確是很少,港督司徒拔 (R.E. Stubbs) 因此向殖民地部申請要求豁免此規例,並要求設立一中式餐館和展顯示中國或外地來料香港加工的產品。有鍳於星加坡亦可提出相同要求,大會最初否決申請。司徒拔再去信殖民地部威脅退出展覽會。大會才同意這兩項要求 。中式餐廳更變成展覽會内唯一的餐廳,真是「豬籠入水」。

華商總會和香港總商會罕有地携手合作舆政府組成香港代表團,主席為何李岳 (P.H. Holyoak)。政府以夏理福斯 (E.R. Halifiax) 為團長,兩位副團長何東和周壽臣皆是華人。場地設計由博德 (H.W. Bird) 負責,內有一中式酒樓、香港街和海堤 (Praya)。中式酒樓名為中華酒家,其著名食譜為「威爾斯王子食譜」,食譜冠以王子名稱因他於1922年訪問香港時所用膳的相同。酒家內亦有中樂表演,演出者皆是1922年威爾斯王子訪港時的音樂手。香港街是本地公司參加的展覽館,海堤象徵港島北岸面對維多利亞港的自由海港。香港展覽館一入口為香港地理模型,另一入口為黃埔船塢展出香港造船業場。

參加公司

重工業有太古和黃埔船塢、青州英泥廠和香港造繩公司。輕工業以中小型公司為主,商品如中國傘、風扇、燈、翠鳥羽毛品、黑檀木傢私、籐具、玉器、食物和罐頭 (辣椒酱、豉油、糖薑、荔枝)、麻雀牌、搭棚、鞋和玩具公仔等展出,當中以示範養蠶造絲技術最為突出。由於大會承諾產品只須有1%香港製造,就可在展覽會展出,這也突顯了中國或鄰近地方來料香港加工的特色,是商品環球化的初階。公司今天還存在的有永安、先施、冠益和保心安等。

示範種桑養蠶造絲

提起香港種桑養蠶造絲,當然不能不講何東夫人麥秀英。她帶了一批員工參加展覧會,有三名男工負責餵蠶和粗重工作,還有九名女工示範抽絲。要知養蠶是專業,特別是餵蠶更要掌握時間和份量,不然蠶吐出的絲會斷。麥秀英還要運桑葉、蠶繭和機器往英國,以克服蠶適應在兩地不同氣候的轉變。在展出時,吸引無數參觀者包括皇室成員,《泰唔士報》亦有報導。麥秀英將種桑養蠶造絲業帶到英國,為香港爭光,香港政府因此獎了一文憑和特許榮譽證書給她。

結語

產品帶有中國特色如蠶絲、搭棚、糖薑和荔枝等特別受歡迎。其他來料加工或轉口產品不但突顯香港開始有輕工業更示範其世界自由港的角色。重工業的船塢、英泥和造繩以西方科技配合勤奮的華工共創香港繁榮是向戰後的世界示範華洋成功合作。走向和平相處避免戰爭。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副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23年5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