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香港醫學博物館導賞──見證世紀大疫情

香港醫學博物館導賞──見證世紀大疫情

上世紀末,上環太平山區華人居住密集,當時沒有自來水、通風設備,房屋密密麻麻,十分擠逼,甚至有人畜共住,環境非常惡劣。1894年曾爆發鼠疫,疫情持續約30年,逾二萬人死亡,死亡率高達九成。為應付鼠疫,政府興建「細菌學檢驗所」, 1905 年動工,次年開幕,是香港首間專為公共衛生而建的臨床化驗所,1947年改名為「病理檢驗所」,上世紀70 年代完成使命。1990年成為香港法定古蹟,1996年由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活化成現時的「香港醫學博物館」。

大家眼前的紅磚建築物是前檢驗所的主樓,地下及二樓各層有實驗室,低層設細菌培殖室、加熱房、冷凍室等。另外,主樓外右方建築物的前身是檢驗所的員工宿舍;左方原本是飼養動物來做實驗的動物樓,1982年拆卸併入堅巷花園。主樓後方一帶,當年衛生條件不適合人居住,需遷出居民,還把區內三百多間樓房夷平以作徹底清潔,俗稱「清洗太平地」,後以港督卜力命名為「卜公花園」, 今天變成幾個球場。

香港第一個專為醫學化驗而設的機構

來到一樓舊實驗室,便看到兩名帶辮子的清朝人在化驗的情景。兩人是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學生,曾擔任政府細菌學專家的助手,負責將各處收集而來的老鼠解剖和檢驗。他們1907年4月至9月收集老鼠近兩萬隻,每天化驗可達100隻。化驗桌上的兩隻老鼠模型,其一下腹淋巴結腫大,證明受了病毒感染。可見這裡主要進行化驗和監控鼠疫的工作。

檢驗所除了檢驗老鼠,亦定期檢驗水塘、水井、街喉、泳灘等的水,確保水質安全,此外確保牛奶及奶類製品不含大腸桿菌等病原體,以防食物中毒。檢驗所亦進行病理檢驗,包括培養及識別細菌、測試血清尋找特定抗體、檢驗手術或解剖獲得的組織樣本、用顯微鏡探測血液中的瘧疾原蟲等,凡此種種皆有助診斷病因。

目前實驗室保留當時細菌學檢驗所的實驗陳設,還有不少儀器,均為百年遺物,可以媲美當時歐洲最好的實驗室。

首間研製疫苗及公眾衞生服務中心      

提起疫苗,大家會想起科興及復必泰疫苗。原來香港早期的疫苗是在這裏生產的,包括鼠疫、霍亂、瘋狗症、傷寒、口服小兒麻痺症、天花等疫苗,尤其研製牛痘疫苗對付百年前的天花病毒。走到低層,門前陳列種牛痘的裝置,可細聽導賞員講解種牛痘的過程。首先,工作人員把幼水牛繫在牛痘枱上,露出小牛腹部,刮毛清潔後用多齒刀把小牛腹部的表皮輕輕刮損,再將痘病毒接種入傷口,最後用白布覆蓋傷口。數日後,牛隻腹部便出現泡囊狀的痘,內有淋巴液;工作人員便收集泡囊內的汁液,清除雜質和污垢後裝入小筒內,牛痘疫苗製成後分發巿面接種,以預防感染天花,香港1952年後再沒有出現天花個案。

歷史上很多名人包括皇帝死於天花,例如英國皇后瑪麗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清朝順治、同治。其中康熙年僅8歲被立為皇帝,就是曾感染天花具有免疫力,故他有「麻子皇帝」之稱。1906至1973年間,檢驗所生產各種疫苗共67年,不單供應香港,更供應鄰近城市。大家都知道疫苗是要冷藏的,地牢內的冷藏室就起了關鍵作用,可保存一年,可謂一大創舉。

今天香港醫學博物館陳設了早期的脊柱牽拉矯形器、驗眼、牙科、產科、麻醉、解剖室等儀器。離開實驗室時,一定要看逾百年的貨物升降機,它貫通三個樓層,以人力拉動,可運送試劑、儀器、玻璃瓶等物資到各實驗室;二樓升降台外裝有銅鐘,用作通知工作人員領取。假如大家想了解香港衛生及醫療發展史,可到地下「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展覽廳」參觀。另外「顧紀筠女士展覽廳」設有中醫與科技結合的展覽;館外還有草藥園,種植了香港及華南常見的草藥,大家隔著口罩,仍可感受四周的清新空氣呢!

謝惠芝博士

(本文曾於2023年4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也曾在《根本集》(八)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