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南宋皇帝在九龍的行縱

南宋皇帝在九龍的行縱

我小時候曾在九龍城馬頭圍一帶居住了將近十年。父母在空閒時曾帶我到區內的宋王台公園耍樂,並提及古時南宋的皇帝也曾到該地一遊的傳聞。當時我還是一名小學生,當然不會明白那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然而隨着年歲增長,便逐漸開始懷疑皇帝「巡幸」九龍城一事之真確性。近有餘暇,遂到圖書館參閱相關書籍及論文,冀能一竅當年宋帝南下九龍一事之全貌。現把閱後所得,與讀者分享。

公元1276年,即南宋德佑二年,蒙古人的軍隊攻陷南宋的首都臨安﹝今杭州﹞,南宋的謝太皇太后逼不得已,只好抱着年僅五歲的宋恭帝向元軍投降。然而,一批忠於南宋朝廷的大臣並未放棄,帶着恭帝的弟弟益王趙昰往東南方逃亡,並於福州擁立趙昰為帝(宋端宗)以繼承趙宋皇朝的皇統。

然而由於元軍路路進迫,端宗一行人遂沿着福建和廣東的海岸線繼續其逃亡生涯,並於其後到達現在九龍半島一帶地區。對於其後宋帝在九龍一帶的行縱記載最為詳盡的,據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考證,當為成書於宋末元初的《填海錄》。此書由鄧光薦按陸秀夫所作的日記寫成,因陸秀夫在逃亡期間侍隨端宗左右,故陸之日記對宋帝行縱的敘述當最為可靠。書中對宋帝在九龍一帶的行縱作以下描述:

「…丁丑四月,移廣州境。次官富場。六月,次古墐。九月,次淺灣。十二月,駐秀山…

按饒宗頤先生的考證,官富場是宋朝國營的一個鹽場,位於官富山之東。「官富山在佛堂門內,急水門之東」,疑是今自何文田至馬頭涌道一帶之高地,按此推論,則官富場應為今天九龍半島以東的沿海一帶,從南端的尖沙咀,往東北方延伸至紅磡,土瓜灣,九龍灣等地。至於古墐一地,當是指位於今天馬頭圍一帶的古瑾村,而淺灣則是今天的荃灣。

當我瞭解了《填海錄》所記之地方後,南宋端宗在九龍一帶的逃亡路線便在腦海中局部浮現出來:由於元軍主要是從陸路進迫,故端宗一行人為免與元軍正面交鋒,傾向在沿海地區一帶活動,以便在遇到危險時能更快登船逃命。當元軍成功控制福建和廣東的沿海地區後,端宗一行人只能繼續乘船逃亡,沿着廣東的海岸線南行。由於船隊需要到陸上補充裝備,故此在行經西貢以東的海域時便從佛堂門進入今天香港的水域,再經鯉魚門進入維多利亞港,在九龍城一帶地區登陸和活動,並曾於六月到過馬頭圍一帶,可是因後有追兵而未能久留。為了逃避元軍的追截,端宗一行人轉往西行,在九月到達荃灣。可惜未幾卻被元軍趕上,並在該區發生軍事衝突,宋軍再敗,遂繼續往西方逃亡,結束其在九龍一帶長達半年多的逃亡之旅。

朱銘堅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司庫

(本文曾於2009年1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