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本會與香港故宮博物館及眾多辦學團體、學校議會團體及部份媒體協辦;教育局支持的中國年度歷史人物選舉已經進入第五屆。
漫漫歷史長河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是世界乃至人類共同進步的關鍵,香港具備中外文化薈萃的特色,在「一帶一路」發展藍圖中擔當重要的角色;正如中國自古便是中外文化交流樞紐,歷朝歷代,五湖四海互通有無,足跡遍佈中外,多元文化之間交流融合、互相促進發展,使中外文化共趨燦爛多彩,惠己及鄰,綿延後世。是以第五屆「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系列活動,將以「澤披中外,安邦睦鄰」為思考方向,推舉五位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著名的歷史人物:張騫(漢朝)、玄奘(唐朝)、馬可波羅(元朝)、鄭和(明朝)、郭嵩燾(清朝),作為候選人,供參與者投選。現藉此欄,按朝代順序,略作簡介:
張騫(約西元前164年-西元前114年),字子文,西漢漢中郡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中國漢代旅行家、外交家、探險家。
張騫一生兩次出使西域,本為結盟聯合他國共同抗擊匈奴,雖沒有達成政治軍事之目的,但他深入瞭解西域諸國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社會習俗等,使漢朝認識了西域;同時,他向西域傳播了漢朝文化,開創了中西往來的先河,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打通了西漢通往西域的道路,而這條由他開拓出的路線,也就是今日的享譽全球的「絲綢之路」,成了中國與西方文化交流、貿易合作的重要橋樑,具有重大的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玄奘(公元600年—公元664年),俗名陳禕,別名唐僧、唐三藏,隋朝洛陽(今河南洛陽偃師)人,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西行的非凡經歷,引起唐太宗的重視。太宗在洛陽會見了玄奘,要求他寫出在西域的遊歷見聞,以方便後人考學。此後,由玄奘本人口述,弟子辯機筆錄而成的《大唐三藏西域記》問世。全書共12卷,詳細記敘了他在西行途中親歷的110國和傳聞得知的28個國家、地區的風土人情、山川地理、物產氣候、政治文化等情況。除了著書立作,他還主持譯經。十幾年間,翻譯各種經書1335卷,同時又把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著作《老子道德經》譯成梵文,傳播於印度。
玄奘不畏生死、為法忘軀、西行取經的事跡廣為流傳。他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玄奘的貢獻、思想與精神超越了時空地域,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共同財富。
馬可·孛羅(Marco Polo,約1254年-1324年),又譯馬可·波羅、馬哥·波羅、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國商人和探險家。
據說,1291年馬可·孛羅經海路抵達中國的泉州。1295年重返威尼斯的家園,並定居。
1298年,馬可·孛羅的家鄉威尼斯與熱那亞因為商業衝突,爆發了海戰,馬可·孛羅參加這場戰爭。戰爭結束,他成了俘虜被扣押在監獄裡。在監獄裡,他時常講他在東方旅行的見聞:燦爛的宮廷、別樣的景色、奇珍異寶、神奇的傳說和歷史、聞所未聞的風土人情……由此吸引、結識了來自比薩的魯斯蒂謙(Rustichello)。魯斯蒂謙精通法語,也曾寫過小說,他便將馬可·孛羅的口述的13世紀的東方奇聞記錄下來,寫在羊皮紙上。這便是《馬可·孛羅遊記》的初稿,當時名為《東方見聞錄》。此書一出,立馬轟動了整個歐洲,歐洲人稱之為「世界奇書」。這是歐洲人撰寫的第一部關於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遊記,題材豐富,內容有趣。馬可·孛羅的經歷激勵了克里斯多夫·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和不少旅行家。哥倫布於1492年踏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征途時,行囊裡裝著的指南書正是他視為珍寶的《馬可·孛羅遊記》。此外,還有很多的文學作品都是基於他的遊記。然而,這本書的貢獻並不僅限於此,它還揭開了遙遠東方的神秘面紗,幫助西方首次比較全面地認識了東方,引發了歐洲人文科學的廣泛復興。
鄭和,原姓馬,名文彬,字和,小名三寶,又作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昆陽街道)寶山鄉知代村人,明成祖賜姓鄭,故稱鄭和。
世界公認的八大航海家,當中包括:其一,亨利王子(Henry the Navigator,1394年—1460年,葡萄牙人);其二,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1728年-1779年,英國人);其三,法蘭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1540年-1596年,英國人);其四,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Bartholmeu Dias,約1450—1500年,葡萄牙人);其五,鄭和(1371年-1433年,中國人);其六,達·伽馬(約1469—1524年,Vasco da Gama,葡萄牙人);其七,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1480年—1521年);其八,克裡斯多夫·哥倫布(Cristóbal Colón,1450/1451年-1506年,意大利人)。其中,中國的鄭和是唯一的東方人,其首次下西洋比哥倫布首次航抵美洲的時間要早87年,比達·伽馬開闢東方新航路早93年,比麥哲倫從美洲航行到菲律賓早116年,堪稱「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被譽為世界第一航海家。
鄭和七下西洋,其貢獻如同現在的改革開放,既「走出去」,傳播了中國的文化、建築、繪畫和雕刻藝術,也「引進來」,將西洋各國阿拉伯、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吸取回來,同時還引進外來文化、物產和物品。鄭和讓當時的中國更多地瞭解了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讓外面的世界看到當時的中國,促進了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經濟發展和文化思想交流。
郭嵩燾(1818年-1891年),湖南湘陰人,晚清政治家丶軍事家丶外交家丶改革家、學者,湘軍的創建者之一,也是中國首位駐外外交官。
19世紀下半葉,英俄在中亞角逐,逐漸染指我國新疆地區。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1818年-1895年),公然要求讓新疆阿古柏繼續竊踞一隅。英方多次對郭嵩燾施壓,但郭嵩燾在捍衛國家主權上沒有做出退讓。
光緒四年(1878年)郭嵩燾兼任駐法公使。通過全方位的考察和瞭解,郭嵩燾認為洋人注重知識的學習,華夏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他大量閱讀中西方著作,相容並蓄,將做學都應用到實際行動。他認為中國要成為一個強國、一個富國,要開眼看世界,向西方學習,借鑒軍事經驗。
郭嵩燾自1879年回國,儘管受限於時代大背景,郭嵩燾認為西方只為通商獲利,因此,他在對外交涉上是反對言戰,主張求和。此番主張招致許多反對聲。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封閉的晚清政府,郭嵩燾正視了中國的落後,積極學習國際法、外交禮儀,在諸多場合與西方列強就通商、外交事宜的交涉據理力爭、循理而為,為維護國家利益、捍衛國家尊嚴、獲得更加平等的國際地位做出巨大努力和貢獻。
今天,國家十四五規劃,香港被賦予發展成八大中心,其中之一就是要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際此時刻,全港學校的師生,從文明互鑑的高度,選出「澤披中外,安邦睦鄰」的五位歷史人物的其中一人,甚具價值教育意義。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 何漢權會長
(本文曾於2022年10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