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辛亥革命先行者「四大寇」

辛亥革命先行者「四大寇」

世界各地的名人紀念館,多矗立在那位名人的出生地。但近今一百年以來,能用同一名字在內地,以至海外不同城市立館的,可能只有孫中山先生一人。

當前往內地不同城市的孫中山紀念館,例如:香港、南京、中山、上海、廣州、澳門,又或是走進其他國家,例如:日本、新加坡、三藩市等地的孫中山紀念館,總會有一張由五位少年合照,卻名為「四大寇」的黑白照片。照片多只是簡單介紹為:孫中山(1866-1925)和友人楊鶴齡(1868-1934)、陳少白(1869-1934)、尢列(1865-1936)於1888年10月10日攝於香港雅麗氏醫院,而後面站立的是關景良(1869-1945)。五個人年紀相約,究竟誰人年紀最小?哪兩位是同鄉?哪兩位是同學?「四大寇」的巢穴在那裏?穿着光鮮並受過高等教育,為何要選擇「造反」?這張超過120年的歷史照片,始終引人入勝。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會追問下去。其實,只要翻翻書本或上上網亦不難找到答案。

這一張已經成為國際中外歷史文獻採用的照片,因為攝於香港,我們多少有些責任要好好地去搜集資料,當有朋自遠方來時,可以把當年「四大寇」的事蹟細細道來。將來若有電影愛好者要開拍此電影,還需要找四個倜儻少年上陣!

「四大寇」如何相識?

「四大寇」是辛亥革命先烈,他們不惜以身犯險,發起乙未(1895)廣州起義,正式打開革命的序幕。孫中山先生與尢列的認識,始於1886年。當時,尢列和楊鶴齡同在廣州算學館唸書。有一天,尢列陪同堂兄尢裕堂醫生前往博濟醫院訪友,途中卻初次碰見當時在該院修讀的孫中山。楊鶴齡與孫雖份屬同鄉,但也是到了廣州才結緣。尢、楊二人於1888年自廣州算學館畢業,楊鶴齡便移居香港歌賦街八號祖店楊耀記內。而尢列雖在廣州清政府任職,但卻常來港到楊耀記落腳。此時,孫中山已轉往香港西醫書院繼續學業,住在荷李活道,沿斜坡走到楊耀記才需幾分鐘路程。陳少白與三人認識是最晚的,他在1888年透過王煜初牧師找到孫中山,希望孫中山可以推薦他從廣州格致書院轉學到西醫書院。其實,陳少白還未到港就讀前,亦已常涉足楊耀記。他們四人因為痛恨清廷腐敗無能,一碰面便大談反清救國,遂成為摯友。

何以他們被時人稱為「四大寇」?

1888年10月10日,尢列到港告訴三位好友,清政府可能升調他往廣東輿圖局,隨時要前往越南出任中法定界委員。經商議後,尢列決定放棄個人升遷的機會,以反清為己任,並提議一起宣誓以表決心。尢列負責起稿,稿詞為:

「宣誓人(四人名字)等精誠宣誓,天地容鑒,驅除滿人,實行大同,四人一心,復國是從,至死不渝,務求成功。此誓。戊子年九月初六日。」

陳少白負責把誓詞用黃紙謄正後,四人一齊穿上中式禮服,並登上楊耀記天台,燃點香燭,對天發誓,焚燒誓詞。然後,才一起前往雅麗氏醫院三樓拍照留念。尢列最年長23歲、孫中山21歲、楊鶴齡20歲、陳少白19歲。

當天四人在楊耀記閣樓及天台上宣誓、燒黃紙的舉動,引起楊鶴齡兄長的注意。他一直以為他們年少無知,隨便發洩談談造反而已。但這一次看見他們穿著禮服攪了半天,好像頗認真的,於是忍不住語帶諷刺地說:「鶴齡!你哋四大寇搞乜鬼?成日躲係閣仔裏話要推翻滿清,試問你哋幾條細路有乜力量啊!萬一被滿清政府知道,你哋就有性命危險啦!真係細個唔識死啊!」。自此,楊耀記上下人等便稱孫、尢、楊、陳等為「四大寇」,而這個綽號亦不脛而走。

至於拍照一事,應該是在當天下午,四人到西醫書院找關景良(心焉)幫忙張羅照相機和屏風,在醫院三樓外的走廊拍攝。幸好關景良當天在場,日後為拍此照的時與地留下重要證明。他在1938年送這張照片給友人陳峰先生時,清楚地寫下「時一千八百八十八年攝於香港雅麗氏醫院雙十節日」。

結語

         隨着時光流逝,年青一代沒有太多人認識「四大寇」。 電影《十月圍城》,起碼也讓多些人記起陳少白。最近,日本放送協會NHK來港拍攝梅屋庄吉生平事蹟,亦多少提到尢列對推翻兩千多年帝制的堅持。剛落成位於西區海旁的香港中山紀念公園,破天荒地把「四大寇」的照片化為浮雕,讓遊人在陽光下與他們拍照留念。難得朱達誠老師和他的高足設計了這份珍貴的藝術作品,照亮辛亥革命發源地的香港!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會員   尤曾家麗

(本文曾於2010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