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為人忽略的體育盛事:香港節中的體育活動

為人忽略的體育盛事:香港節中的體育活動

 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香港出現了兩次大型騷亂,分別是六六年九龍騷亂及六七暴動。這兩次騷亂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原因與當時政府及市民之間的鴻溝有關,事後政府舉行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動來消弭社會的不滿情緒及撫平市民受騷亂影響所受的傷痛,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香港節」。這一系列的政策推行,可以觀察到上世紀流行各國政府的以運動整合社會的治理思維。

運動向來是政府整合社會的重要工具,早在十九世紀的英國便曾透過立法去強化都市中低下階層的紀律意識,方法便是利用法案強調鍛鍊身體及和軍事操練的價值,以消除低下階層可能對社會產生的不穩定因素。二次大戰之後,英國有一連串報告關心所謂「閒暇太多」的問題,這些報告主要針對當時城市中的工人階級與青少年。例如1959年的克勞瑟報告及1960年的奧伯瑪勒報告均認為,青少年犯罪問題和他們放學後缺乏從事娛樂活動的機會有關,運動設施的短缺與犯罪率有關連性。類似的思維不單在英國,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在法國與澳洲等國家亦大行其道。

六七暴動後,港英政府加強了對青年的關注工作,斥資舉辦「新潮舞會」,旨在消耗青少年的多餘精力,引導青少年走上正途,其中以中環卜公碼頭的規模最為龐大,當時社會普遍流傳「寧要飛仔,不要左仔」的說法。港英政府又大力舉辦青少年課外活動,例如游泳、野餐、露營等,並開辦社區中心和青少年中心。這種做法,反映了港英當局與英國政府一樣,認為社會康體設施不足,導致年青人無所事事而易受利用,造成社會不穩,而政策無疑是利用體育康樂整合社會的表現。

一般關於香港節的描述,均指出由於六十年代兩次騷亂,政府為了安撫市民情緒,而在 1969、1971、1973年舉辦香港節,以營造和階社會的氣氛與及撫平兩次騷亂的傷口。以往大多講述香港節的報導、文章,都重點放於花車巡遊、香港節小姐、燈飾及文娛活動。

本文留意到有關香港節紀錄中,現時甚少提及的體育比賽項目,其規模宏大,亦具國際性,且曾受市民熱捧。以現存節目表來看,首屆香港節大約推出了十類活動,包括專業性較強的有保齡球比賽、足球比賽、籃球比賽、西洋拳擊比賽、乒乓球比賽、國際馬拉松比賽,另外足球、籃球、乒乓球三類還有區際賽。此外大會還加了一個競技比賽,讓普通市民均能參加。第二屆香港節除了上一屆的項目外,還加入了約18項新項目,如手球表演賽、七人足球、壘球、排球、柔道、空手道、劍道、單車、香港節大賽馬、攀山、環島步行、帆船賽,一些體育節或學界比賽項目亦加入於香港節中舉行,例如學界排球,第二屆最觸目的還有現時在香港已不再舉辦的小型賽車,以及香港節先生競賽。這個香港節先生競賽即健美先生比賽,現時健身中心大行其道,健美比賽日益專業,大眾並不陌生,不過當年一眾男士只著三角褲走出來展示肌肉可是十分新潮的事物。另外,有趣的事,當年的象棋大賽(不論是中國或國際)亦算是體育項目,所以現時說電競也算是體育運動也不是沒有理據的。第三屆香港節從項目上來說與前屆差別不大,但也加入了遊艇及射擊兩項新活動。

為期短短十天的香港節,這麼多體育項目要舉辦,耗用的人力物力資源及參與機構數量眾多,即使放在今天仍是一件城中盛事。當時的報紙亦天天報導活動消息及賽事精華,令全城為之一熱。無疑這些比賽項目有助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亦有助市民培養對香港的感情,促進香港公民自豪感及對香港認同感。

香港代表隊在奧運的六面獎牌的佳績,以及近來香港足球代表隊自1968年後再次殺入亞洲盃決賽周,都推動全城再關注香港運動發展,及帶動香港人身份認同。其實香港一直不乏運動愛好者,不過在資本掛帥的社會,不少人心態只將運動當作興趣。從社會治理的層面而言,運動對於社會發展十分重要,很多人常說要提升香港人有歸屬感,其實對焦地支持香港體育發展,實在是一個不二法門。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林皓賢博士

(本文曾於2022年7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第二屆香港節先生競賽,由香港業餘舉重健身總會主辦。(圖片來源:香港記憶)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