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尖沙咀「五支旗杆」的前生:九龍起點

尖沙咀「五支旗杆」的前生:九龍起點

 香港「戰後嬰兒」對尖沙咀天星碼頭旁的「五支旗杆」毫不陌生,「八十後」的父母不少情定於此地。

「五支旗杆」是九龍最南的地方,稱九龍角(Kowloon Point) 。英人取九龍後,發展緩慢,商人遮打 (Paul Chater) 眼光獨到,於19世紀近90年代提出港島北岸填海,與此同時成立九龍碼頭和貨倉公司(今九龍倉) ,在九龍角以西興建九龍碼頭和貨倉,不單成為世界遠洋輪船停泊地,貨倉更為香港自由貿易港的地位奠下基石。遠洋輪船碼頭最初只有兩個,到19世紀末已增至四個。踏入20世紀,貨倉舖設路軌和起重機,方便上落大型貨物,又添貨船,以便轉運。後更利用起重機和貨船,創立首個港九汽車渡海服務。遠洋輪船碼頭的長度於1908年增至600英呎,1930年更增至800英呎,以迎合世界遠洋輪而不停加大。1934年,著名荷李活影星奇勒基保 (Clark Gable) 在九龍碼頭拍攝馬來海盗 (China Seas) 一片。1937年5月,香港慶祝英皇佐治六世登基紀念,日本人分別在九龍倉五號碼頭和修頓遊樂場放煙花,政府開放卜公花園供市民觀看九龍倉五號碼頭的煙花,修頓遊樂場人群自然水洩不通。1966年,九龍倉碼頭和貨倉改建成海運大厦,遠洋輪船碼頭長度增至1200英呎,貨倉改為商場。大厦內的酒樓和戲院,勾起不少年長一代的回憶,特別是冷氣開放的候船廳,是當年學子温習的好去處。

「五支旗杆」西邊是服務外來客貨的九龍倉碼頭,其東是服務港九兩地的天星小輪。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於1905年建成新碼頭,但抵受不住1906年的颱風,1907年重建。由於政府興建九廣鐡路,與九龍倉買和換地,天星小輪要在旁另建新碼頭,原碼頭則用作公眾碼頭,於1914年啓用。現今的天星小輪碼頭建於1957年。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自1906年開始每年有一重要運動比賽舉行 - 渡海泳,到1978年停辦。2011年再辦,最初在鯉魚門至鲗魚涌,後再返回尖沙咀至灣仔,近年又再停辦。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斗零 (五仙) ,引起一名青年蘇守忠絕食抗議。其後警方拘捕蘇守忠,觸發一群聲援蘇守忠的年輕人在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示威抗議,繼而引發九龍騷動,是戰後重要社會運動之一。蘇先生生於廣州,8歲移居香港,曾就讀慈幼和聖類斯中學。1996年在大嶼山寶蓮寺剃度為僧,法號曜樂比丘。

九龍倉遠洋輪船碼頭在20世紀初亦為香港旅遊業打下基礎,戰前已接待不少環遊世界豪客,包括兩位諾貝爾文學奬得主泰戈爾(R. Tagore) 和蕭伯納 (G. B. Shaw) 、首位美國女法官和無線電之父馬可尼 (G. Marconi) 伉儷等。1935年成立的香港旅遊會 (Hong Kong Travel Association) 辦事處就設在九龍倉遠洋輪船碼頭出口 (差不多是「五支旗杆」位置) 。九龍倉在19世紀末更買下天星小輪公司,將九龍和香港的距離拉近,遊客可立刻轉乘天星小輪往香港地標皇后像廣場遊覽和購物。尖沙咀九廣鐡路火車站在其不遠處,戰前已有豪華冷氣車卡接載豪客往返粵港一日遊。不單粵港遊,戰前九廣鐡路經中國鐡路網和西伯利亞鐡路已可直抵法國加萊 (Calais) ,全程費用888港元。

20世紀初政府發展九龍和新界,築公路,起點是九龍角,青山公路有11咪半沙灘 (今麗都灣),11咪半是從九龍角起計11英哩半。大埔公路亦是同樣算法。除汽車公路起點外,九廣鐡路起點亦近九龍角。與海上交通相似,公路主要是對內,而鐡路是對外為主,它們在咫尺間。九廣鐡路最初近六年是沒有像樣的火車站,到1916年才建成火車站和大鐘樓,成為九龍地標。1975年尖沙咀火車站遷至紅磡新火車站,火車站亦改建為文化中心,只餘下大鐘樓,今天已是法定古蹟。

1997年前「五支旗杆」上掛的旗是英國、香港、九龍倉、海港城和天星小輪旗,回歸後,以九倉電訊和香港有線電視取代英國和香港旗,近年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特區旗取代九倉電訊和香港有線電視旗。

在今天的「五支旗杆」下,我們可走入時光隧道,立在九龍的最南端,回看維多利亞港百年前的航運業,海運大厦和天星碼頭的前身,香港旅遊會的舊址,九龍新界公路和九廣鐡路的起點,年長的一代更可找回他們的集體回憶。從「五支旗杆」出發,不單是九龍文明發展的起源,更可找回香港的航運、旅遊、海陸交通的起點和港人的集體回憶。

香港大學中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副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21年5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