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寺為香港佛教比丘尼之道場,位於香港新界錦田,為香港「三大古剎」之一。佛教在香港的發展源遠流長。有說中國南北朝劉宋元嘉時,僧人杯渡禪師(380 —458)乘「雙杯渡海」 來到香港(「香港」之名首見於明朝郭棐所著之《粤大記》;南北朝劉宋時期,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管轄,為行文方便,本文仍稱香港),駐錫在屯門青山。《新安縣志》 記載:「元嘉五年 (428) 三月,(杯渡禪師) 憩邑屯門山,後人因名曰杯渡山。」杯渡禪師來港後,先在屯門建立青山寺,繼而在元朗夏村建立靈渡寺。今兩寺仍在,尚殘留一些古蹟。至於凌雲寺則創於明朝永樂年間,傳為錦田鄧氏兄弟所創,惟箇中故事,曲折動人,堪比民間傳奇。
兄弟情深 代罪充軍
故事主角為錦田鄧族洪儀及洪贄兩兄弟,時為明朝開國君主朱元璋太祖一朝。話說大將軍藍玉涉嫌謀反,為太祖處決,牽連15000多人,其中包括同黨東莞伯何榮。榮之父乃何真,元末官員,因曾向朱元璋投誠,明開國後被封東莞伯,子榮襲其父爵。此事可見於《明史》。故事至此與鄧氏兄弟本全無關係,惟巧合的是弟弟洪贄的妻子竟是何榮的侄女!於是按明朝律例,洪贄被判發配遼東。香港錦田與遼東(即今南北朝鮮之地)相隔何止千里;北方天氣、習俗、食物均與南方完全不同,充軍遼東想必死無疑!時兄洪儀已是三子之父,乃念弟仍無繼嗣,不忍弟從此絕後,遂自願冒頂替,代弟發配充軍。
窮途末路 取妻求生
不知是否精誠所至,洪儀幾年在遼東艱苦的生活,竟然活命過來。於是洪儀從遼東開始回鄉之旅。至江南,盤川用盡,身無分文,饑寒交逼,不得已,在大街地上賦詩,期望遇到好心人幫忙。幸運兒終於降臨,當地一富者陳氏,見洪儀一表人材,文章不凡,於是起憐憫之心,招為西賓(即今私人家庭教師),教導其子女。如此者,過了一段時間,洪儀思鄉之情日深,希望陳氏淮其辭別回鄉。惟遭陳氏拒絕,更把其誼女黃氏許配。洪儀無奈接受。兩年後,誕下兒子鄧鋗。又三年,洪儀不幸染病逝世。黃氏盡其婦道,與兒子一起把洪儀骨灰及遺物帶回錦田。
兄弟孝心,築室凌雲
洪儀三子驚聞父親已亡,莫不大悲,見黃氏携有亡父紙扇及其書法,知所言非虛,乃奉其為繼母,亦照顧同父異母弟。惟好景不常,黃鋗回錦田不久,即病逝。黃氏先失夫、後失子,已無人生樂趣。洪儀三子不忍繼母悲苦,二弟鄧鎮乃把其子過繼與黃氏,長子欽又築石室供黃氏靜養參佛,室內置亡父木主,以解黃氏思念之憂,石室名為「凌雲石室」,此為凌雲寺之前身云云。
歷史事件?民間傳說?
以上鄧洪義代弟充軍、被逼娶妻生子;黃氏帶子回鄉、洪義長子築石室供養繼母等故事,就筆者所知最早見於〈凌雲寺史〉,作者為宋學鵬,載於1938年《凌雲佛學研究社五周年紀念》特刊。宋氏全文亦可見於鄧兆新所修(1982?)《錦田鄧氏族譜》。至於宋氏所言本於何處,則暫未能找到相關記載。由於史料缺乏,凌雲寺創建一事細節實難印證。此亦道出香港早期佛教史研究之局限。《凌雲寺史》盡表儒家倫理旨要,堪稱儒家孝悌精神之最高典範。惜故事不少巧合之處,情節亦與傳統民間故事類同,難免令人質疑故事之真確性。再者,《鄧氏族譜》最早可見於清,甚或明中業,如此重要事件,族譜缺乏記載亦不免令人生疑。
宗教離不開社會人群,而社會人群又難與固有傳統文化、民俗思想完全抽離。歷史研究倚重史料,尤重其真確性。香港早期佛教史研究由於碍於史料匱乏,不少為文者摘取民間傳說、風俗以作研究之資;如此,可信度必然大打折扣。要走出困局,必待有心人持恆發掘史料及重新排比校正已有資料,新舊材料重新爬疏,還香港早期佛教史一個較真實的面貌。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會員 邱國光博士
(本文曾於2021年6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