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初探香港最早的專業團體——工程師學會

初探香港最早的專業團體——工程師學會

香港專業團體歷史

英國管治香港最早是成立法制、推行基建和改善環境衛生,三者分別需要律師、工程師和醫生。隨着人口的增長,三師需求亦增,遠道東來的專業人員自然聚集一起,互相守助和消娛,組織團體。醫學協會成立於1886年8月13日,律師公會在1907年成立,工程師學會成立於1882年6月5日。相信工程師學會是香港最早成立的專業團體。

創立工程師學會

19世紀60年代薄扶林水塘供水管道已啟用,街道的油燈改用煤氣,電報普遍使用,大會堂的落成,香港仔和黃埔船塢合併,聯合船塢和造幣廠相繼成立。從這些項目看,建築和船運業開始步入軌道,加上雪廠和肥皂工業,工程師的需求因此大增。1876年政府人口調查有10位工程師,到1881年的工程師已增至121人。

1882年6月5日,約30人齊集在香港大酒店,召開了香港工程師學會第一次會議,由安吉斯 (John Inglis) 主持,莊士敦(Johnston) 為秘書。學會收到了63份意向書,會費每年16元。會址設於前Hotel de l’Univers (雲咸街德國會所斜對面)內的桌球室,會名定為「工程師學會」,並設有圖書館、閱讀室、娛樂室和會議室。目的是提供資訊和場地給會員交流專業知識及營造社交圈子。會員由選舉產生,條件是機械工程師,入會費5元,待業和生病的會員可獲豁免。隨即成立執行委員會,選出安吉斯會長、莊士敦為副會長、意博(Rebbook)為秘書、分域(George Fenwick)為司庫。可惜安吉斯在1883年4月26日逝世,葬於跑馬地墳場。

學會零星的活動

安吉斯逝世後,工程師學會未見有任何改組。莊士敦在1883年10月從船廠往利源糖廠。1884年10月香港船塢的工人罷工,抗議法國入侵中國,拒絕維修法國船隻。香港的船塢業受到冲擊,工程師無暇兼顧學會事務。1885年5月,上海海事工程師被減薪,香港的海事工程師有唇亡齒寒之感,在維多利亞酒店舉行會議,但並未有達成任何共識。同年百利加入香港雪廠,1889年意博投澳門青州英泥廠,分域亦官司纏身。第一代的活躍會員相繼離世或離港,根據分域在香港工程師及造船師學會成立典禮上的憶述,學會實質上只有16個月的壽命。

輝煌的50

19世紀80年代香港有一名電氣技術員 (Joao Maria da Silva)仿製成波爾電話,並在1878年2月15日當眾示範其電話運作。香港電燈公司的成立,黃埔船塢又在1880年買入國際船塢。多間糖廠也先後開業。在基建方面,大潭水塘供水,天文台和山頂纜車落成,中環填海動工,工程項目好不熱鬧,工程師自然雲集。1891年政府人口調查,工程師增至901人,比10年前多近800人。

1890年3月,一群工程師組成臨時籌備委員會,並於10月3日在維多利亞酒店選出籌備委員會,製定憲章和租用會所等工作。委員會參考了上海、印度、及前香港工程師學會等憲章,提出以公司註冊。會所則租用海旁13號(今德輔道中德成大廈),月租40元。籌備委員會12月2日黄昏在海旁13號召開會議,由機利士(David Gillies)主持。會議通過了會名「香港海事工程師學會」改為「香港工程師及造船師學會」(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and Shipbuilders of Hong Kong)以吸納更多會員,通過學會的宗旨是提升會員的科學知識,並提供圖書館、閱讀和娛樂室、會所方便會員交流科學知識和社交活動,舒暢身心。學會的成立典禮在1891年1月8日舉行,由機利士主持,他再強調學會的宗旨,並論述人類已到了鋼鐵的年代,全賴工程師的努力,學會成立時有93名會員。

活動和會址

學會每年的活動有周年大會、餐舞會、音樂會、桌球比賽和學術研討會等。1899年學會由海旁13號的會所遷至德輔道太子行(Princess Building)1樓,在1900年7月15日由港督卜公開幕。1910年2月4日學會再遷至中環干諾道英皇大厦(Kings Building)3樓,由港督盧押開幕。1926年6月18日學會在原址擴建,亦由港督金文泰開幕。學會與政府關係非常密切,自1912年邀得港督梅利為榮譽主席後,往後的港督皆是學會榮譽主席。

著名的會長

著名的會長有機利士(1898年1月15日紅磡的慶隆里改名為機利士路) 、曲嘉(Robert Cooke) 亦有路以他的名字命名(曲街) 、香港大學第一位教授史密夫(Professor Cades Alfred Middleton Smith) 、紅磡戴亞街的戴亞先生(Robert Morton Dyer) 。戰後創立香港工程協會的芬尼(John Finnie) 亦是1939和1940年的會長。首位出現於執委會的華人是在1934年的王長齡 (James Wong Chang Ling) 。他當時是藍煙囱貨倉碼頭的助理工程師。藍煙囱貨倉碼頭簡稱「藍煙囱」,又稱太古倉碼頭。戰後,他仍然活躍於當時的香港工程師協會,亦是僅有的華人執委。1953年更成為學會第一位華人會長,退休後轉投神職在台灣成為主教。

戰後的學會

1947年11月26日,一班來自不同專業的工程師在怡和公司舉行香港工程協會就職典禮會議。籌備委員會主席芬尼在會上透露成立香港工程協會始於戰前,協會將加了很多土木工程師,所走的路線是本地化和爭取政府承認其專業地位。協會終於在1975年獲立法局通過香港工程師學會條例,工程協會易名為香港工程師學會。政府正式承認其資格則在1982年3月25日,由當時的地政及工務局長親自致函學會主席。

129年前的工程師學會雖然曇花一現,但已播下種子,讓5年後的學會開花結果。戰亂終止了其正常運作,但仍然不能阻止工程活動在赤柱集中營進行。戰後組成的工程師協會,凝聚了更多類別的工程師,他們亦懷以香港本土的心,積極爭取本地化,花了28年確立法律地位及35年正式得到政府承認。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11年7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