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宋代皇帝和地方官員如何幫助民眾抗疫?

宋代皇帝和地方官員如何幫助民眾抗疫?

隨着新冠狀病毒所引起的肺炎在全球肆虐,各國官員絞盡腦汁,試圖採取各種可行的措施以阻止瘟疫的蔓延。事實上,人類過去曾遭受無數次瘟疫的威脅,全賴先賢們在抗疫方面所作的努力和犧牲,人類才能繁衍至今。那麼古人的經驗和智慧有否可以借鑒的地方?本文以一千年前的宋代社會為中心,淺述皇帝和地方官員如何幫助民眾對抗瘟疫。

至和元年(1054年),當時的首都開封府瘟疫肆虐,太醫呈上兩隻犀牛角予宋仁宗(1010–1063,1022–1063在位)服用以避疫,其中一隻是極為罕見的珍貴藥材通天犀角。仁宗着緊百姓的安危,希望把通天犀角打碎,從而分發給民眾用以和藥。一位名叫李舜卿的宦官向仁宗進言說通天犀角珍貴異常,應當留下供皇帝享用,仁宗卻不以為然,謂「吾豈貴異物而賤百姓哉」(註1)!遂立刻令人把通天犀角打碎並分發給疫民。嘉祐五年(1059年) ,開封府再次爆發瘟疫,宋仁宗有見「貧民為庸醫所誤死者甚眾」(註2)遂下令翰林醫官院選名醫到開封府的屬縣為病人「審處其疾狀」(註3),且予之贈藥。

皇帝在抗疫中以身作則,地方官員也上行下效。宋代大文豪蘇東坡(1037–1101)在元祐四年(1089年)知杭州期間「歲適大旱,饑疫並作」,蘇軾除了請朝廷減免上供米和減價賣常平米等措施以振濟饑民外,「又多作饘粥、藥劑,遣吏挾醫分坊治病」。有見杭州是當時水路和陸路交通的中心,疫病更容易在該地蔓延和引致更多病人死亡,蘇軾遂籌集二千緡錢,且捐獻其私藏的五十兩黃金作興建和營運病坊之用,病者因此得以被隔離,從而阻止瘟疫在社會擴散。在蘇的苦心經營下,杭州「活者甚眾」。(註4)

與蘇軾同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曾鞏(1019–1083)在熙寧九年(1076年)知洪州時也「會歲大疫」。曾鞏下令在洪州的屬縣和地區「皆儲藥以授病者」,且責成醫官為他們視疾。對於那些因病未能自理生計的民眾或軍士,政府不單為他們提供住宿,且資助其飲食和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有賴曾鞏主導的防疫和紓困措施,洪州人得以渡過難關。(註5)

另一地方官趙抃(1008–1084)在熙寧九年知越州期間所面對的瘟疫似乎比蘇軾和曾鞏的更嚴重。據曾鞏在〈越州趙公救災記〉一文中記載:「旱疫被吳越,民饑饉疾癘,死者殆半,災未有鉅於此也。」趙抃所採取的防疫措施與蘇軾相類似,「為病坊,處疾病之無歸者。」此外趙還僱用了兩名僧人,讓他們在病坊裡從事與今天護士相似的工作,照料病人的「醫藥飲食,令無失所恃」。趙抃更不惜自掏腰包,以私錢「給病者藥食」。對於趙抃在抗疫方面的盡忠職守和無私奉獻,曾鞏稱「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於一時,其法足以傳後。」(註6)在抗疫方面比趙抃更親力親為的還有田晝(1069–1113)。他在政和年間(1111–1118)知淮陽軍時遭逢大疫,史稱田「日自挾醫,戶問病者藥之良勤」(註7),每天帶着醫官到不同的病戶詢問他們用藥後的情況。或許由於粗勞過度引致免疫力下降,田晝在不久之後即「遇疾卒」,(註8)在抗疫的路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綜上所述,可知宋仁宗、蘇軾和曾鞏等「勞心者」為了拯救貧病交迫的百姓,不惜捐獻出私藏的名貴藥材和財寶。他們愛民如子的赤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絕對值得今天的統治者仿效。最後冀望各國政府和人民能同心協力,阻擋新冠狀病毒的蔓延。

註1: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76,頁4248。

註2: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191,頁4622。

註3:脫脫,《宋史》,卷178,〈食貨志〉,頁4338。

註4: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收入《全宋文》,卷3100,頁251-262。

註5:曾肇,〈曾舍人鞏行狀〉,收入《全宋文》,卷2381,頁91-99。

註6:曾鞏,〈越州趙公救灾記〉,收入《全宋文》,卷1263,頁179-182。

註7: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15,頁163。

註8:脫脫,《宋史》,卷345,〈田晝傳〉,頁10959。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執委                                  朱銘堅博士

(本文曾於2020年4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