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愛生命

愛生命

只有珍惜往事的人,才算是真正在生活。沒有往事記憶的人,對時光流逝毫不在乎,這種麻木使他/她輕視萬物,成為一具沒有靈魂的軀殼,無法體會到美.這種精神上的愉悅。

述說往事,每個時代都有其情緒。劉鶚(1857-1909)在《老殘遊記‧自序》云:「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種(宗)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註1)他生於的家國是晚清時代,經歷中國內憂外患,因為有着這個的歷史負擔,才會出現這份沉重和激越。如果我生於晚清時期,我不會是現在的我。

我幸而生於和平的時代,沒有天災和戰亂紛擾,也沒有I-PAD、INSTAGRAM、WHATSAPP、STEM等速效氣氛所籠罩,我可以把握好生活的節奏,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品味到中國歷史、世界歷史、中國文學和宗教科等人文教育固有的樂趣。閒暇時更可以輕鬆讀、隨意讀,讀得自在,自得其樂,譬如《黎東方講史之續:細說秦漢》,使我得以窺見秦始皇統一前後的古中國文明;Beasley W.G. The Rise of Modern Japan. (葉延燊譯。《現代日本的崛起:簡明日本現代史》),讓我領悟到日本崛興的沿革及其民族性的形成。誠然閱讀是一個發掘知識的過程,也可以跨越時空,進入歷史學家的文字世界裏,與歷史上偉大的靈魂交往,帶來思想的震盪,在內心深處瀰溢着一種對人類文化記憶的「溫情和敬意」。當我2006年觀看西安兵馬俑、2007年踏足北京長城,想像和感受到秦始皇時代「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的悲慟,我楞住了,那份情緒上的激動至今仍難以忘懷。

基於自小喜歡閱讀文史哲,培養出以人為本的終極關懷,基於這份對人的情誼,在意2018年年初「5歲小女孩臨臨涉被虐打致死,其生父及繼母被落案控告謀殺。」(註2)、「大埔公路九巴翻車意外,撞散了19個家庭」(註3),讓筆者深思臨臨的生父和繼母,以及九巴司機兒時的家庭教育是怎樣,如何塑造他/她們長大成人的品性和心理素質,也增強筆者在中學踐行「仁愛」的人文教育之決心。在孔子與弟子對話所結集的《論語》,載錄不少孔子對「仁」的看法: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註4)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註5)

仁是人自身內在具有的品德,禮只是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的外在的禮儀制度,它是為了調節社會中的人際關係,使之和諧相處。要人們遵守禮儀制度,必須出乎人自覺的仁愛之心。仁愛之心的培養,「家」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家」一直是我們所出、所歸的重要心靈依靠。「家」是感覺受到照顧、關愛和保護的所在。人的品性往往都是被「家」這個環境所塑造而成的,家族歷史以至家庭中人際關係的互動與信念,都會一點一滴地塑造了我們的所思、所感、所為。

家庭是一個多層次的舞台,每掀起一道幕簾,都會出現一個不同的情境。家庭也是一個有生命力的活體,給予人真實生命的感覺,交織着無數細小而寶貴的共同記憶。我嘗自問,大千世界,有許多人際交往,無不及家庭互動的溫馨。

唯願我們常能保存一份生命的本色,珍惜生命不同季節的體驗,此中的幸福感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註1:劉鶚︰〈【古文觀止】清 劉鶚:老殘遊記序〉,《文學世眾》,見於http://www.epochtimes.com/b5/8/1/4/n1965027.htm

註2:林劍︰〈【5歲女被虐殺案.拆局】女童臨臨枉死 只因防止虐兒制度落後?〉,《香港01》,2018年1月10日。

註3:劉高麟︰〈大埔公路翻九巴】睹車禍前後一刻難釋懷〉,《香港01》,2018年2月18日。

註4:《論語今譯時析》(香港︰耀中出版社,2016),增訂版,頁126。

註5:《論語今譯時析》(香港︰耀中出版社,2016),增訂版,頁116。

港大中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 許茵茵

(本文曾於2012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