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政府推出一列活化古物工程,工程已動工,其中活化油蔴地戲院和紅磚屋已接近完工,本文嘗試論述其歷史和活化的意義以迎接其開幕。
油蔴地戲院
無論是盧亞貴於1846年的戲棚或1848年都爹利(Duddell)贊助興建的維多利亞戲院,都開啟香港戲院的第一頁,它們分別以神功戲和舞台劇服務華人和外籍人士。1866年,葡人的戲院坐落於他們常聚的路薛坦魯會所(Lusitano Club),英軍亦於美梨北兵房設軍人戲院(Garrison Theatre)。1869年,愛丁堡公爵參觀太平山普仁街同慶戲院和為大會堂皇家劇院開幕象徵着香港首間較有規模的中式和西式戲院的開始。同慶戲院於1892年重建,採用鐵、紅磚、花崗石、是當時先進的建築材料,可容2000人,設多個走火寬闊通口,並有厠所多個。西洋「活動影画」發明不足一年,已在香港放映,20世紀初華人社會以「連環戲」手法吸引觀眾,即「奇巧洋画」在粵劇後播出。由於電影放映時間由最初的10分鐘增至個多小時,政府因此於1908年分頒佈戲院及公眾表演場地條例,以防火災。雖然如此,舊戲院仍不斷進行改善工程,而新戲院亦相繼落成,如同年的亞歷山大電影院、1909年的沙龍電影院、1910年的奄比亞電影院、1911年的域多利電影院和九如坊的中式電影院等。1913年4月28日,香港首次放映有聲影片,但效果不佳。1926年皇后戲院放映採用雙色特藝彩色拍攝的全彩色電影〈黑海盜〉,轟動全港。1929年10月31日,皇后戲院首次上演有聲電影片,只供傳媒觀看,片名〈歌台憨者〉。1931年,英國把特藝七彩完美化,採用分色稜鏡,分出紅藍綠三色,定下今天彩色電視的基礎。1935 年11月1日皇后戲院放映首次使用三帶特藝彩色技術,片名〈碧姬艷史〉。香港已進入有聲有色的電影年代,走在時代的尖端。
油麻地最早的戲院要算是普慶,它於1913年已經完成改善工程,1916年廟街廣智戲院落成,1921年第一戲院已有業主與映畫師打官司,1928年大華戲院落成,1929年普慶戲院重建完工,1930年油麻地戲院落成,1931年第一戲院重建完工,1932年已見有光明戲院廣告,1934年平安戲院完工。
若以年份計,油麻地戲院在區內只是平平無奇的一所戲院;若以演出粵劇計,它不及普慶;若以銀幕譜計,它比不上平安和大華。若以建築計,它的佈局和建築材料與同慶戲院相同,但容量只有同慶三份之一,比鋼根混凝土的平安落伍。它雖然落成於香港電影的大時代,最初上演國語片,及後才有粵語和西片,服務區內的平民大眾。它逃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軍火,避過1970年政府興建街市的計劃,亦逃過發展商的青睞,全賴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北面是著名的砵蘭街「雞竇」,西面是龍蛇混集的「果欄」,南面是廟街「平民夜總會」,東面是「棺材街」,有這金剛保護,難怪可以屹立不倒,成為活化古物的一分子。
紅磚屋
九龍人口由1871年的6,676人增至1891年的26,444人,食水供不應求,水務及渠務處駐地盤工程師谷柏(Cooper)於1891年在九龍山谷測試泵水量的結果滿意,谷柏於1892年11月因此提出整套九龍供水計劃工程。九龍供水系統於1895年12月24日開始運作,泵房和宿舍也投入服務。宿舍就是現今所稱的紅磚屋。由於九龍華人已有34,066人,每天只能供水1小時,政府提出興建九龍水塘,於1903年動工。無獨有偶,九龍供水系統於1906年12月24日投入服務,剛好是油麻地泵房運作後的11年。1915年政府將泵房改為郵局,於1915年7月1日啟用。泵和蒸气機則拆卸,宿舍仍然保留,整座建築物只剩下三分二。
戰後,油麻地郵局繼續服務市民。由於小販人數增加,位於禮頓山利舞台戲院對面的小販牌照辦事處未能應付需求,政府於1952年批准油麻地泵房宿舍改建為九龍小販牌照辦事處,方便九龍小販換領牌照。當洗衣街市政事務大樓落成,小販牌照辦事處於1965年5月27日遷往新厦。政府先後遊說警察康樂事務處和航海訓練中心遷入舊油麻地泵房宿舍,但未成功。最後由九龍南區事務專員轉介旺角街坊會租用部分空置的前九龍小販牌照辦事處,年租十元,時為1969年,到1971年,政府批准旺角街坊會租用全座樓宇。1987年為國際露宿者年,由香港露宿者救濟會負責的油麻地露宿者之家於1988年11月用前油麻地泵房宿舍改成,共有34個床位,第二期設施亦於1989年12月7日完成,收容額為78人。當對面新的露宿者之家落成後,前油麻地泵房宿舍一直荒廢。至於油麻地郵局,則被於1967年8月10日啟用的九龍中央郵政局取代,它於1967年8月12日後停用,它的地皮,政府早已計劃興建公廁、浴室和垃圾站。1971年竣工,油麻地泵房只剩下三份一,即宿舍。到二千年代,窩打老道8號的發展,公廁和浴室則遷往對面與露宿者之家為鄰。
一間被肢解的舊建築物,突然被捧成難得的古物,體格雖然健康良好,又懷古老建築風格,但回顧其歷史,則只有社會滄涼的一面。一間服務社會最低層的建築物,經歷過世界大戰,又未被發展商看中,主要原因是肢解後面積太少,沒有發展空間。現今活化成為油麻地戲院的化裝間,當演員換上粵劇戲服,步行回油麻地戲院時經過公廁、浴室、垃圾站和露宿者之家時,都不會忘記宿舍的歷史,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他們感到口渴的時候,更不會忘記建築物曾經是九龍的供水命脈,不知他們會否記起此地也曾可以把投訴信寄給各尊貴議員的郵局。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副會長 馬冠堯
(本文曾於2010年6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