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什麼樣的核心價值?

什麼樣的核心價值?

二十一世紀的香港,表面是繁榮昌盛的都市,可是看起來勇往直前的衝勁背後,卻隱藏着一種文化的焦灼。這種文化的焦灼讓我們成為「永遠的流浪人」,殖民的文化割裂,不重視國史教育,對於國史模糊不清,傳統難以承傳,精神的流離失所,以致對於過去難以釋懷,甚或對於現在和未來滿懷愁苦。誠然殖民主義帶來了現代化的政治制度、經濟體系,同時也拆解了原來的傳統紋理,留下了文化的頓然失所。為了填補這個空洞,香港人急忙尋回所謂的「核心價值」和倡導「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培養下一代公民。令人憂心的是,沒有對歷史的共識和深掘,就沒有和平的基礎,也令市民惴惴不安,故出現2012年7月29日有九萬人上街,要求教育局撤回「染紅洗腦教育」。(註1)同時,所謂的「核心價值」,究竟是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言的「法治」(註2)、「獅子山下」年代的奮發、同舟共濟精神,抑或追求人的真、善、美、理想和道德呢?

歷史令孤立的個體產生歸屬感,它使零散的、疏離的各個小撮團體找到連結而轉型成精神相通、憂戚與共的社群,譬如2011年的辛亥革命百周年、2009年的五四運動九十周年、2007年的南京大屠殺七十年等回憶,從而增進對本國的理解,凝聚了國家的認同,建構共同情感和互諒的社群。另外,在個人修治涵養上,研讀歷史也有助管理、培育品德風度、學習待人處世等,鑑古知今,和珅(1750-1799年)聚歛財富而被抄家,柏揚(1920 - 2008年)的《醜陋的中國人》,反省人性的幽深昏暗,期盼人們真的可以做到「以史為鑑」,不致重蹈覆轍。

每天在電視鏡頭上出現的政治人物,面目凜然而滿嘴謊言,他們在公民空間裏散播反覆的言論和表態,會教出甚麼樣的下一代公民呢?最近出現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違紀問題(註3)、前特首曾蔭權涉貪風波(註4)、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大宅潛建風波(註5),以及特首梁振英的潛建違規(註6)等問題,都讓我們反思他們有否「以史為鑑」。在集體抱怨和相互攻擊的同時,也應該集體思索香港的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柏楊說:「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出鬥臭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行動。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視野都受到醬缸的污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註7)

儘管時光荏苒,複習中國近代史,翻過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感嘆後人沒有超過前人,只是重複前人的痛苦和努力,整個民族的智慧就消磨在這一代又一代又一代的重複中。1919年的五四運動、1989年的六四運動,以至回歸十多年以後,卻儼然進入了一個「呼喚公民運動開展」的時代,公民力量有風起雲湧之勢,傳媒報導則成為公民意識的花圃。中間已經過了多少年?而前面「還有多少迂迴曲折的路要走」呢?

那麼屬於香港的「核心價值」又是什麼?

註1:〈9萬人上街未喝停「洗腦」 警稱高峰3.2萬人 教協不排除罷課〉,《明報》,2012年7月30日。

註2:〈梁承諾落實胡錦濤四點希望〉,明報即時新聞,2012年7月1日。

註3:〈張德江:薄熙來案損中共形象〉,《蘋果日報》,2012年6月19日。

註4:〈議員連環炮擊曾蔭權拒為涉貪辭職〉,《信報財經新聞》,2012年6月15日。

註5:〈廉署帶走為唐英年潛建地庫設計師助調查〉,《經濟通》,2012年4月18日。

註6:〈大宅六僭建振英:一直不知〉,《星島日報》,2012年6月23日。

註7:柏揚:《醜陋的中國人》(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港大中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許茵茵

(本文曾於2012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