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卜公碼頭重生簡史

卜公碼頭重生簡史

皇后碼頭拆卸後不久,有百年歷史的卜公碼頭篷頂又再重現於赤柱。究竟卜公碼頭如何復活,本文粗略描述昔日卜公碼頭之興衰,希望拋磚引玉,引起社會對香港歷史的討論。

從海事碼頭到畢打碼頭

落在離海事總監辨事處不遠之海旁(註1)的海事碼頭於1845年重建(註2),1849年擴建(註3),1852年維修,繼續使用。 當時的海事總監是海軍上尉畢打 (Lieutenant William Pedder) (註4),他死後,海事碼頭以他的名字命名,改稱畢打碼頭 (Pedder’s Wharf)。 政府於1861年1月重建畢打碼頭,1862年落成(註5)。曾經踏足碼頭的貴賓有英國亞菲皇子(Prince Alfred)(註6)、港督堅尼地(註7)、軒尼斯(註8)、及德輔(註9)。政府雖於1883年維修畢打碼頭(註10),但仍於1886年再動用公帑,改建畢打碼頭,新碼頭於1887年落成(註11)。在此碼頭留下足跡的貴賓只有英國亞打皇子 (Prince Arthur)(註12)。畢打碼頭是往來九龍和香港的主要航站,也是遊客經常到訪之地(註13)

從畢打碼頭到卜公碼頭

遮打爵士 (Sir CP Chater)於1887年提出的海旁填海計劃 (Praya Reclamation Scheme),影響了所有沿海的碼頭,畢打碼頭也須向北遷移(註14)。新的畢打碼頭設計要預留大鐘樓 (Clock Tower) 的重量,所以要採用最新的鋼結構支架和樁柱。當時世界的鋼結構工程科技只是萌芽階段,香港當然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器材和人才,因此整個鋼結構工程包括設計、生產和裝置都是從英國引進(註15),碼頭落成後於1900年11月29日由港督卜公主持開幕禮,並改名為卜公碼頭 (Blake Pier)。卜公碼頭啟用後,並沒有篷頂(註16)。在立法局議員要求下,1903年才有了一個臨時的草棚蓋(註17)。輪船煙囱噴出的火花容易屬發碼頭火災(註18)、草棚蓋失修腐蝕(註19)、及風災(註20)都催生了一個永久篷頂。鋼篷頂終於在1909年3月落成(註21)。筆者有理由相信這座百歲的卜公碼頭舊蓋是首座在香港採用低炭鋼鐵結構件的建築物,比起英國首座落成的低炭鋼鐵結構建築只是遲了十年。曾經踏上卜公碼頭紅地氈的貴賓有清醇親王(註22)、孫中山(註23)、英國亞打皇子 (Prince Arthur)(註24)、愛德華皇子(Prince Edward)(註25)、港督彌敦(註26)、盧押(註27)、梅利(註28)、及史塔(註29)、法全將軍 (Sir Major General French)(註30)、海軍上將哈賓 (Admiral Hubbard)(註31)、法國海軍少將譚瑪士(Rear-Admiral Thomines)(註32)、和越南總督美連 (M Merlin General Governor)(註33)等。碼頭也開放給公眾,但是由於華洋文化的差異(註34),政府要於1911年制定卜公碼頭條例,規範碼頭內的公眾秩序(註35)。但法例未能完全收效,固投訴者日多。政府又於1915年再收緊法例(註36),但仍見來自世界各地的觸犯人士(註37)。南華早報亦曾經在卜公碼頭經營商業活動直至1929年(註38),可見當時碼頭的一片繁盛。

皇后碼頭落成後的卜公碼頭

碼頭於戰前做了兩次大型維修(註39)。戰後的檢查只發現碼頭失去最前的一個支架,恢復原貌的工程很快便完成(註40),並獲餐廳看中它美麗的海景,申請營業,但未成功(註41)。碼頭亦成為公眾乘涼的好去處,接待貴賓的地位終被1925年落成的皇后碼頭所取代。1964年已傳出拆缷碼頭的消息(註42)。1965年正式拆缷及重建碼頭(註43)。卸下的鋼篷頂則遷用於打鼓嶺公園(註44),正式卸下歷史的重擔。落成的打鼓嶺公園,以戰後滙豐銀行的大班摩士爵士命名。以混凝土建成的新卜公碼頭設有兩層,上層提供了一個消閒地方給市民使用(註45)。1989年政府宣佈興建新機場計劃,在第一期的中環填海下,卜公碼頭的名字也成為歷史了。但豎立在摩士公園的鋼篷頂卻老當益壯,2004年政府有意在赤柱興建旅遊碼頭,找來九十多歲的卜公碼頭鋼篷頂,並刻意恢復其在二次世界前的面貌,與十九世紀的美利樓成為鄰居,讓十九世紀中環的兩所建築物重現於赤柱。可惜剛收起的皇后碼頭只是戰後落成的建築物,不然的話,它也可與兩所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港中心的建築一起放在1841年香港最大的村落。

從上面簡短的故事中觀察,卜公碼頭及其前身畢打碼頭都曾經是香港的地標,它們的拆卸都帶來社會討論(註46) 。由於當時香港的主要對外交通是航運,碼頭自然成為擺放紅地氈迎賓的地方,也是遊客必經之地,成為地標是歷史及環境使然。政府亦刻意發展碼頭,不惜屢次動用巨款,重建、改建和改善碼頭。在這發展過程中,引進當代新的工程科技,而聰明的港人也很快地掌握到鋼鐵裝置的技術(註47) ,打下本地建築業的基礎。鋼篷頂逃過戰火的災劫,也能避過城市發展的摧毁,在物盡其用的工程原則下,得以留存至今,實屬難能可貴。從碼頭使用者的過往活動看,香港被稱呼是個自由港,是當之無愧,但在實質上,她在19世紀已是個國際都會。今天卜公碼頭的鋼篷頂再次在赤柱豎起,以它的百歲年資、現存最早的低炭鋼鐵結構建築物、首座以港督命名的碼頭篷頂、過去地標等賣點吸引遊客,但其歷史和意義,僅得少數人關心。最後,筆者希望與讀者分享在歷史檔案館翻閱紀錄時的感受。歷史檔案館的設備懷舊,令使用者可以在閱讀時返回時光隧道,感受當時的歷史,但在今天電腦化的年代,政府庫房又有大量盈餘,把歷史紀錄全面電腦化,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們會帶來更大的方便,所花的只是雞毛蒜皮!
註釋

  1. 見 Empsan, Hal, Mapping in HK- A Historical Altas (HK:GIS, 1992), pp160.
  2. 早於1843年底,港督向殖民地大臣商討有關海事總監 (Harbour Master)碼頭的重建,在獲准撥款546英鎊後,海事碼頭於1844年9月動工,1845年以559鎊 3先令9便士完工。(資料來源:CO129/10及HK Blue Book)
  3. 1848年3月,港府再度獲撥款364鎊 10先令6便士擴建海事碼頭,1個月後動工,於1849年以354鎊 8先令9便士竣工。(資料來源:CO129/27及HK Blue Book)
  4. 海軍上尉畢打於1841年7月完成在廣東水域的海軍任務後,即加入港府工作,成為首位海事總監,不幸他未能適應香港的濕熱環境,1845年要回英休養,1846年3月他捲土重來,但始終未能適應香港的天氣,1851年2月又再回英養病,1854年3月16日,海軍上尉畢打終於在英國故鄉Ryde逝世,當時他身兼兩職,既是海事總監,又是海事裁判官 (Marine Magistrate),他死後,他的職位一分為二,原掌管海事處的主管仍是海事總監,但海事裁判官的職責就撥歸警務法庭 (Police Court)。(資料來源:CO129/36、38、41-48)
  5. 1856年11月,港督向殖民地大臣商討興建新的畢打碼頭,主要論據是畢打碼頭是維港主要登岸之地,建議沿用畢打的設計,並提交報告及估值申請撥款,1860年8月獲殖民地大臣批准興建,1861年1月招標及動工,1862年落成,耗資1688英鎊12先令6便士。(資料來源:CO129/59、66及77)
  6. 1869年11月17日維多利亞女皇的次子亞菲皇子(Prince Alfred),即愛丁堡公爵訪港,成為首位踏足香港的皇室成員,他就是在畢打碼頭登岸。(資料來源:德臣西報)
  7. 堅尼地於1872年4月17日登岸履任,是首位留下腳印在畢打碼頭的港督。(資料來源:德臣西報)
  8. 軒尼斯於1877年4月22日在畢打碼頭登岸。(資料來源:德臣西報)
  9. 德輔於1887年10月6日在畢打碼頭登岸。(資料來源:德臣西報)
  10. 從1877年1月開始政府每年都維修其管轄的碼頭,首年動用208鎊6先令8便士,其後每年都撥款1000元,作維修之用。1882年7月政府招標承造畢打碼頭維修工程,1883年完工。(資料來源:Hong Kong Blue Book)
  11. 1885年11月,政府招標承造新的畢打碼頭工程,1886年2月動工,1887年花了14,279.15元完成工程。(資料來源:GA 73/1885, Hong Kong Blue Book)
  12. 1890年4月維多利亞女皇的第三子亞打皇子(Prince Arthur),即干諾公爵訪港,歡迎地點也是畢打碼頭。(資料來源:德臣西報)
  13. 根據1893年一本旅遊簡介描述,碼頭是木結構,伸出海岸線有250英尺,兩旁有兩登岸梯級,遊客可乘船來往港九兩岸,船次每十五分鐘一班,有蒸氣船、舢舨和各類船隻停泊,使碼頭生氣勃勃。(資料來源:A Handbook to Hong Kong by Kelly & Walsh)
  14. 1887年的7月13日遮打爵士向政府提交了海旁填海計劃(Praya Reclamation Scheme),開啟香港歷史上最大及最長的基建工程。計劃將當時的海岸從西角的氣廠 (Gas Works in West Point)至皇家停泊海岸泳場 (Swimming Bath of Government Wharf) 向北伸延大約75英尺。因彎曲的海岸線和參差的水深技術原故,及在收地上,要與海岸業主協商的關係,填海工程決定分七期進行。沿着海岸興建的碼頭當然要向北遷移,私人碼頭如來往廣州、澳門和香港的蒸氣船(Hong Kong, Canton & Macau Steamboat Company Ltd.) 碼頭、德忌立公司 (Douglas CC Coy Ltd.) 和中國航運 (China Navigation Coy Ltd.)碼頭等也與政府磋商遷移賠償事宜。政府於1897年底成立碼頭委員會 (Pier Committee),由工務局長帶領四位成員負責管理遷移政府管轄的碼頭工程,重建畢打碼頭當然是主要項目。(資料來源:Chater C P, Praya Reclamation Scheme 及 Pier Committee Minutes of Meeting)
  15. 港督求教於英國,1898年4月至7月間,港府通過殖民地大聘請英國鋼結構顧問工程公司,Messrs Coode, Son & Mathews,大胆採用低炭鋼鐵 (Mild Steel)材料,[英國於1885年才由著名的鋼鐵廠 Dorman Long開始生產低炭鋼鐵,於1887年編成手冊,而蘇格蘭的Redpath Brown 在1886年才生產低炭鋼鐵,手冊則見於1892年。約於1915年前後,結構分析理論才較為成熟,因此採用低炭鋼鐵結構才普及化。] 由Horseley Iron Works Company根據顧問工程公司的設計和規格生產了鋼結構支架和樁柱的構件,構件於1899年10月運到港,由Messrs Kinghorn and Macdonald於12月負責打樁及裝置,兩位政府行政工程師 (Executive Engineer) Messrs J F Boulton and J R Mudie 負責地盤監督。工程動用公帑122,774港元。(資料來源:CO129/284-286 及Report of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1900
  16. 政府原意將大鐘樓遷往碼頭,並於1900年招標邀請新大鐘樓設計比賽。(資料來源:GA696/1900
  17. 1902年立法局議員有感需要一個臨時的蓋頂,提出要求,同年10月在局內獲撥款興建,1903年卜公碼頭有了一個臨時的草棚蓋。其後,議員雖不滿茅廬蓋簡陋,再提出要求一個像樣的蓋子,但政府以財政理由不再跟進。(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20 October 1902, Hong Kong Hansard, 19 November 1903)
  18. 立法局議員於1905年提醒政府輪船煙囱噴出的火花容易引發碼頭火災,摧請再考慮永久蓋子的需要,政府因而承諾一旦庫房有盈餘,便着手興建。背後原因估計與大鐘樓的遷移嚴重超支有關,因興建大鐘樓的價格在收回標書後發現比原本估價的十萬元多出十二萬元。(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12 July 1904; Hong Kong Hansard, 21 October 1909)
  19. 1905年臨時的草棚蓋發現失修腐蝕,議員嚴厲批評政府,這是香港之恥,枉稱世界第三大港,又再要求興建永久使用的蓋子。(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21 September 1905)
  20. 1906年9月15日,立法局通過撥款二萬元在卜公碼頭興建永久使用的蓋子,三日後,發生丙午風災,死了11000多人,卜公碼頭的臨時草棚蓋當然不能幸免,一刻間頓成廢草。剛巧在盧押上任後一年,風姐又再到訪,今次颱風的威力比年前的一位更強,同年的9月24日,政府才決定在卜公碼頭興建永久的蓋子。(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24 September 1906; Hong Kong Hansard, 24 September 1908)
  21. 鋼篷頂花了28,545.7元公帑,超支八千多元。負責的工程師是 Henry Gorge Corrall Fisher,他於1900年到港,任職助理工程師,1903年已升至行政工程師,1914年他離港前的職位是一級行政工程師。鋼篷頂採用低炭鋼鐵結構件,從英國運港,1908年7月到達香港,由生利建築公司裝置。嚴格來說,現在豎立於赤柱的鋼鐵構件已面世,足一百年了。(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13 August 1909; Civil Service Staff List, 1900-1914; Report of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1909)
  22. 1901年7月26日,清朝宣统皇帝的父親醇親王到訪,大批市民在卜公碼頭歡迎,場面熱鬧。(資料來源:華字日報,光緒廿七年六月十一日)
  23. 1923年2月17日,孫中山先生從上海到港,最後選取了卜公碼頭登岸,碼頭佈滿歡迎的華人。(資料來源:德臣西
  24. 1906年2月,亞打皇子,干諾公爵再次到港,歡迎典禮設於卜公碼頭。一年後,他與太太及柏斯亞公主 (Princess Patricia) 再次蒞臨香港,成為史上第五次皇室成員訪港,亦是他第二次在卜公碼頭登岸。(資料來源:德臣西
  25. 最後一位踏上卜公碼頭歡迎典禮的皇室成員,也是最重分量的一位是愛德華皇子,後成為愛德華皇帝及温莎公爵,他於1922年4月6日訪港,歡迎儀式設於卜公碼頭,非常隆重。(資料來源:GA No.163/1922
  26. 彌敦於1904年7月29日從卜公碼頭登岸履任。(資料來源:Hong Kong Telegraph
  27. 盧押於1907年7月28日從卜公碼頭登岸履任。(資料來源:德臣西
  28. 梅利於1912年7月4日從卜公碼頭登岸履任。(資料來源:德臣西
  29. 史塔於1919年9月23日從卜公碼頭登岸履任。(資料來源:德臣西
  30. 1910年1月6日,法全將軍 (Sir Major J D French)到港,歡迎儀式設於卜公碼頭。(資料來源:Hong Kong Telegraph
  31. 1911年4月18日,海軍上將哈賓 (Admiral Hubbard)訪港,卜公碼頭又成為接待之地。(資料來源:Hong Kong Telegraph
  32. 1921年4月28日,法國海軍少將譚瑪士(Rear-Admiral Thomines)到訪,也是經卜公碼頭登岸。(資料來源:香港孖刺西報
  33. 1924年6月,越南總督美連到港的訪問後,卜公碼頭歡迎貴賓到訪的地位已接近尾聲,等待着皇后碼頭的落成。(資料來源:德臣西
  34. 卜公碼頭落成後,正如當年報章的評述一樣,市民也覺得鋼篷頂能夠承受強勁颱風的侵襲,永不倒下,因此碼頭其門如市,公眾座椅成為一般人消閒的好去處。一旁的座椅供華人享用,另一旁的座椅則供洋人使用,這安排在華人眼中自然是歧視,但在洋人眼中卻是文明與落後的分別。(資料來源:德臣西, Hong Kong Weekly Press
  35. 從1910年開始,便有很多洋人撰文投訴使用者的禮貌和態度不雅,他們又忽視照顧在碼頭內的女士及兒童們等。由於1870年的公眾地方條例未能適用於卜公碼頭,政府不得不於在1911年8月1日立法制定卜公碼頭條例。有五不,不准坐或立在欄杆、不准睡或把腳放在座位、不准在碼頭內放風箏、不准在碼頭內喧嘩、衣冠不整恕不招待。(資料來源:德臣西, Hong Kong Weekly Press, Government Gazette 232/1911
  36. 法例生效後,因未有照顧婦孺的條文及游蕩的人倍增,政府在龥論壓力下,於1915年6月24日修例,加上照顧婦孺的條文、不准游蕩及吐痰等條例。(資料來源:德臣西, Hong Kong Telegraph,, Government Gazette 277/1915
  37. 除華人外,還有葡籍、美籍人士、英軍人員等,可見當時使用者的多元化。(資料來源:德臣西, 香港孖刺西報, Hong Kong Telegraph,, Hong Kong Weekly Press
  38. 從1905年至1929年,南華早報向政府租用部份碼頭售賣雜誌和雪茄,又設立出售過海船票處及電話亭,可見當時使用碼頭為娛樂場地的人數也不少。(資料來源:Public Record Office File HKRS58-1-27-30 及HKRS58-1-160-13)
  39. 1927及1936年政府進行了兩次大型維修工程,第一次是油漆工程,其後一次是更換鋼鐵構件。(資料來源:Report of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1927 &1936
  40. 卜公碼頭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洗禮後,刧後餘生的檢查只發現碼頭鋼篷頂失去最前的一個支架,恢復原貌的工程很快便完成。(資料來源:Report on the Survey of Hong Kong after War 1947
  41. 1948年,皇上餐廳有意更改鋼篷頂作開業之用,政府以樁柱沒有預留足夠重量為理由推卻計劃,幸好當時的工程師沒有翻查歷史記錄,不然的話,鋼篷頂早已面目全飛。(資料來源:Public Record Office File HKRS156-1-1715)
  42. 1964年6月,德臣西報率先報導拆卸卜公碼頭的消息,以「舊地標快要離開」為標題評論。
  43. 1965年,南華早報及星報先後報導拆卸卜公碼頭,標題亦是「再見地標!」。遠東建築師和營造師雜誌亦有評論和描述新的卜公碼頭,而其結構已選用鋼根混凝土了。
  44. 有56歲的鋼篷頂仍然非常健康,所以工程師把它再用於打鼓嶺公園,但公園的設計只能容下十個支架,餘下了六個完整無缺的鋼架,工務局的工程師當時還向各部門商討安放鋼架的可行性,由於各部門都未能找到合用的工程安放鋼架,鋼架雖變成廢鐵,但亦反映出當年工程師發揮了不浪費的專業道德。(資料來源:Public Record Office File HKRS156-1-2645)
  45. 使用者以青年人居多,售賣香煙和雜誌等小販亦堆滿碼頭,1970年政府決定在碼頭開設小食部,以招標形式租出,希望減少小販聚集。黃先生以每年12,000元租金獲准經營小食部,3年後租金已升至每年13500元。(資料來源:Public Record Office File HKRS337-4-2446)
  46. 至於將畢打碼頭改名卜公碼頭,也有一段小插曲,在卜公離任後的財政預算案辯論上,立法局議員舒文 (Mr. Sheman) 有以下一翻話:「我們不能否認畢打碼頭的名字是深入民心,特別是對老一代居民,他們總是愛戴有念舊情懷的畢打碼頭的稱號,改名卜公碼頭確帶給人一個諂媚及奉承的感覺。過往及現在,畢打碼頭都是維港的心臟地帶,無論是旅遊或探險香港,皆從此出發,它的稱呼來自紀念一位海軍上尉對英國及香港殖民地的貢獻,如要為官員做廣告,多的是樓宇和街道,犯不着更改地標的名稱。」,言下之意是卜公沒有甚麽建樹,來任後兩年已獲如此禮遇,這亦反映出畢打碼頭是維港的核心和地標,有珍貴的歷史價值。(資料來源:Hong Kong Hansard, 21 September 1905)
  47. 著名的港督在山頂的住所、西環街市、及郵政大樓皆由生利建築公司成功營造。生利亦經營石礦場的開發,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資料來源:Report of Director of Public Works, 1900-1940)

(本文曾於2008年6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