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佛家這一報應觀念在宋元時期十分流行,時人往往會以因果報應的角度解釋前朝史事。明人郎瑛(1487-1566)在其《七修類稿》中對趙宋一朝(960-1276)興亡的評述便反映了這種「報應觀」:「宋興于周顯德七年,周恭帝方八歲,亡於德祐元年,少帝止四歲,諱顯。顯、德二字又同,廟號亦曰恭帝。周以幼主亡,宋亦以幼主亡。周有太后在上禪位于宋,宋亦有太后在上歸附於元,何其事事相符?豈亦報應之說耶?」(註1)後周(951-960)顯德七年(960),時為殿前都點檢的趙匡胤(927-976)發動「陳橋兵變」,在部下慫恿後「黃袍加身」,符太后(約931-993)逼於無奈讓其八歲的兒子柴宗訓(953-973)禪讓帝位予趙匡胤,宋朝因此得以建立。300多年後的德祐元年(1275),蒙古軍兵臨南宋的首都臨安,時為太皇太后的謝道清(1210-1283)帶着四歲的小皇帝趙㬎(1271-1323)和其他趙宋皇室成員出城向元軍投降。有趣的是後周和南宋的亡國之君——柴宗訓和趙㬎——均是幼主,而兩人的廟號同為「恭帝」。更巧合的是趙宋得天下於孤兒寡婦之手,亦失之於孤兒寡婦之手,故郎瑛認為南宋滅亡是趙匡胤欺負孤兒寡婦而得到的報應。
類似的「報應觀」亦見於《七修類稿》中另一則關於北宋和南宋滅亡的記述:「斡離不陷汴京,殺太宗子孫幾盡。宋臣有詣其營者,觀其貌絕類藝祖。伯顏下臨安,有識之者,後於帝王廟見周世宗像,分毫不爽。」(註2) 斡離不(?-1127)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1068-1123)的第二子完顏宗望,於靖康元年(1126)率兵攻入北宋的首都開封,除了把宋徽宗(1082-1135)、欽宗(1100-1161)父子當成俘虜外,更把太宗趙光義(939-997)一脈的子孫幾近殺盡。一些曾經出使金營的宋臣在見到斡離不的樣貌後,察覺到其與宋太祖趙匡胤長得十分相似。那為何趙光義的子孫被貌似趙匡胤的斡離不加害會被視作報應?這與宋初皇位繼承的疑案——「燭影斧聲」與「金匱之盟」息息相關。開寶九年(976)十月十九日晚上,宋太祖趙匡胤病重,遂召見其弟趙光義來囑咐身後事,兄弟二人的談話不容外人參與,因此宮人只能從外遙望,只見在燭光下趙光義的影子「時或離席,若有所遜避之狀」(註3),接着便看到太祖以斧頭㪬地的影子,並聽到趙匡胤對其弟大聲說到:「好為之。」翌日便傳出趙匡胤駕崩的消息,而趙光義則在二十一日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是為宋太宗。為了解釋為何趙匡胤把皇位傳給親弟而不傳給親兒子,趙光義創造了「金匱之盟」的故事,指趙匡胤生前曾向母親杜太后(902-961)承諾把皇位傳予親弟。這一承諾為趙普(922-992)所記錄,並被收藏於金匱之中。按「金匱之盟」的規定,趙光義死後應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趙廷美(947-984),而趙廷美死後應把皇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951-979)或趙德芳(959-981)。可是趙光義沒有按照「金匱之盟」的安排,他不單借故把趙廷美治罪,更逼使趙德昭自殺,最後還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趙恆(968-1022),自此北宋的帝位便為太宗一脈所壟斷。由於太宗篡奪了皇位、違背了「金匱之盟」的誓約,因此宋人有太祖轉世為斡離不,殺太宗子孫報復這一說法。
金人南侵不單「殺太宗子孫幾盡」,亦間接使太祖一脈的子孫得以復辟。帶領宋室南渡的高宗趙構(1107-1187)是太宗一脈碩果僅存的子孫,但他在親生兒子元懿太子(1127-1129)夭折後便再沒有子嗣,因此只好從宗室中選擇皇位繼承人。由於太宗一脈子孫的倖存者所餘無幾,所以高宗決定從太祖一脈中物色人選,最終過繼了太祖的七世孫趙瑗(1127-1194)為養子。其後高宗禪位,趙瑗登基,是為宋孝宗,自此南宋的皇位便轉到了太祖一脈子孫的手上。百多年後,蒙古軍包圍臨安城,宋太祖的子孫出降。時人把元軍主帥伯顏(1236-1295)的容貌與在帝王廟中的周世宗柴榮(921-959)像作一對比,發現兩人的長相「分毫不爽」,因此認為伯顏是周世宗轉世,其率軍滅宋是宋太祖欺負孤兒寡婦,竊取柴氏政權的報應。
所謂「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為政者若然在掌權期間廣行仁政,多積陰德,其善報便是得到萬民景仰,身後流芳百世。若然多行不義,倒行逆施,甚至貪贓枉法,其惡報輕則是身陷囹圄,重則如宋太祖和宋太宗般,報應在其子孫身上。
註1:郎瑛撰:《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卷五十一,頁537。
註2: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卷一,頁13。
註3: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1995年),卷十七,頁378。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朱銘堅博士
(本文曾於2017年7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