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論孝──由愛到敬

論孝──由愛到敬

 

傳統中國以農立國,趨向於大家庭制度,特重人倫秩序,家庭意識較之強烈,重視一家團圓,人與人的關係也較為親密。時移世易,經濟生活模式的轉變,社會愈向前推進,家庭意識卻日淡一日,甚至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都漸走向市場模式,講求自我利益(self-interest),其間之情感,自易動搖。最近香港連續不斷的倫常慘案 ── 肢解父母並雪藏頭顱(註1)和元朗八鄉謀殺案(註2)等,讓筆者反思儒家所言「孝」之寶愛。實踐孝德,子女的心或靈性能感父母之心,感通「父母唯其疾之憂」(註3),故孝順父母須包含愛惜自己,免父母掛心,這份人情的體會和珍惜,超越利害的計算,令子女的人格能有所得。

事實上,人不可能獨立存在,即使終生選擇單身,也不能否定「我」是由父母生,「我」的生命可溯源祖宗,「我」是存在於這個關係網裡,一出生已對其他人有所虧欠,故我們必須心存感激,以及道德自我要求。誠如唐君毅先生所言:「人之不能不當無家庭意識,乃依於吾人之皆當向上看向後看,而知其為父母所生,知其由其父母所造之家庭所養育。人惟賴此家庭存在之意識,而自意識其存在,故人不能無家庭意識而存在。」(註4) 既然人意識其存在乃由父母相愛而生,待我們最厚的就是父母,對慈愛父母必由愛而敬,並履行維繫家庭和諧的責任。

人倫生活是學問的起點。在五倫之中,孝是一切道德之根本。(註5)牟宗三先生言:「開闢價值之源,挺立道德主體,莫過於儒。」(註6)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他生於公元前552年(註7),時值封建秩序崩壞,傳統價值受到嚴重衝擊,如「八侑舞於庭」、弒君篡位屢見,但他仍堅持「我欲仁,斯仁至矣。」(註8),發揚內心的仁。仁字的寫法是人字從二,可解作兩個人相處之道,又或作「果實裏帶有生命力的種子」。(註9) 孔子認為做人應該為仁,「仁者愛人」,先由報答父母出發,此即孝親,然後將仁心推而擴之。

「孝」除侍養父母外,更須對父母心存由衷的敬意,以免「子欲養而親不在」之懊悔。孔子認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註10) ,又要「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註11)。筆者認為父母與子女的成長處境不同,難免有一定的代溝,父母未能納諫,子女顧念父母養育之恩,對父母不生怨懟,積極進諫,讓父母也有所成長,這是隱含對父母的敬愛。

平心而論,現代化讓我們遺忘對人、事、物的情感,人際交往只管追求工具價值,難以學修養,以致不斷出現倫常悲劇。人有仁所以能愛父母,行孝須受禮的約束,「事父母,能竭其力」(註12)、「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註13)。而「禮」之本應為內心有戚戚然、有所觸動,有情而自覺父母長壽而喜,父母衰老而懼。人因着有情而能超越一己個我,顧念萬物之為通,堅守慎終追遠之禮,如清明節掃墓祭祖,排衍思念之情,此乃有情的覺醒。­

港大中史研究碩士同學會執委許茵茵

(本文曾於2013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註1:〈魔子疑逼分身家肢解父母雪藏頭顱〉,《星島日報》,2013年3月16日。

註2: 〈八鄉逆子首出庭 神情冷靜〉,《香港經濟日報》,2013年3月21日。

註3: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29。

註4:唐君毅:《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屋,2003),頁68。

註5:黎東方:《孔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頁61。

註6: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屋,1995),頁62。

註7:黎東方:《孔子》(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頁3。

註8: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164。

註9:關俊棠:《心靈教育反思文集》(香港:塔冷通心靈書舍,不詳),頁81。

註10: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30。

註11: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85。

註12: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10。

註13:石占文:《論語品繹》(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頁28。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