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

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

2013年7月,香港足球代表隊剛以0-1不敵菲律賓國家隊,按照國際足協最新的排名,香港在207個國家及地區之中,排名第147位,比菲律賓的第144位、泰國的第142位與及阿富汗的第140位有一定差距。事實上,香港的排名僅較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尼、尼泊爾等相對落後國家稍佳,持續在低位徘徊。回想半個世紀以前,香港曾被譽為「亞洲足球王國」,足球水平在亞洲屬於前列,但可惜,香港足球已風光不再,昔日先賢用汗水換來的稱許,只能被束之高閣,讓時光塵封。

近閱由香港一代球星黃文偉所寫的《黃文偉:黃金歲月》一書,重溫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黃文偉出道於五十年代末期,成名於六十年代,曾為南華、愉園、怡和等本地班霸球會效力,亦曾參與許多重要的國際賽事,為香港及中國爭光,他的足球生涯可說與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相終始。本文嘗試從「偉仔」的視窗去窺探一下五、六十年代香港足球的黃金歲月,更重要的是前人留下的雪泥鴻爪,有哪些足堪今人借鑑與反思。

修頓──球星搖籃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經濟處於戰後復甦初期,市民的生活並不寬裕,娛樂事業也不普及,對青少年而言,踢足球成了最便宜的消閑活動。只要有一個足球在手,便可以三五成群,甚至可以讓22人參與其中,既便宜,又熱鬧,對大部份居住於狹少空間的草根階層的青少年而言,到空地上與一眾知已良朋、街坊鄰里,切磋球技,無疑較其他活動更具吸引力。

當時在港九各處均有小型足球場,供青少年於課餘或工餘消閒較技。港島區有灣仔的修頓球場、中環的卜公花園、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九龍區有旺角的麥花臣球場、佐敦的官涌花園等。其中最受歡迎的場地是修頓球場。(註1)球場座落於軒尼詩道與莊士敦道之間,位處灣仔市中心,交通便捷,附近人口又多,球場自然成了香港青少年踢小型球的好去處。由於人流集中,越來越多的足球賽事在修頓球場舉行。這些出現於香港不同區域的球場,不但為青少年的身心成長,提供了有利的客觀環境,而且亦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的香港足球明星。例如,早期有莫振華、區彭年、黃文偉、畢偉康等,後期有胡國雄、鍾楚維、尹志強、施建熙等,都曾是小型球的愛好者,並且在這些球場磨練過球技。除了一般青少年人外,這些球場亦吸引了不少現役的甲組球員,到場一展身手。特別在球季歇暑期間,不少球星都參與小型球比賽,俗稱踢「衛生波」,以保持狀態。根據黃文偉的回憶,「三條煙」(姚卓然、莫振華和何祥友)、「三劍俠」(何應芬、朱永強和侯澄滔)、「新三劍俠」(陳輝洪、羅國泰和吳偉文)都是修頓的常客。他們常以精湛的球技,令在場觀眾嘆為觀止。這種觀眾與球員之間的親切接觸,其實成了香港足球的無形宣傳,令更多人對本地足球產生興趣及關注。

由於小型球蓬勃發展,不少民間足球團體舉辦盃賽,以凝聚市民對足球的興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的素盃」,賽事採取無限分制,不論業餘或職業球員均可參賽。因此,球隊均各出其謀,拉攏現役甲組球員助陣,以增加奪標實力。至於「夏令盃」則是最受歡迎的限分制賽事。賽事規定現役球員包括甲、乙組及預備組球員均屬有分球員,一般業餘球員則屬無分球員。而每隊參賽隊伍只容許五名有分球員出賽,令不少業餘球員有機會與一眾球壇明星同場較技,亦成了他們晉身球壇的踏腳石。例如,六十年代南華射手陳朝基、七十年代亞洲第一中鋒尹志強,都出身於此。

足球水平的提升地區聯賽的質素可說是息息相關,而地區聯賽的成敗又端賴球隊的管理、訓練及球員質素。香港亦曾擁有不少管理得法的球會。黃文偉曾先後參加過不少本地頂尖球隊。1958年他加盟新成軍的愉園,1967年加盟傳統「班霸」南華,1968年曾一度「下山」參加財雄城勢大的新軍怡和。(註2)據他的記憶,由於當時怡財力雄厚,陣容都是一時之選,包括有仇志強、黃振烈、駱德輝、龔華傑、鄭潤如、張耀國、陳鴻平、黃文偉、鄭國根、張子岱、葉尚華、鄺演英、李國強等。由於怡和陣容強勁,球員身價不菲,被稱為「十五萬大軍」,是當年的超級班霸。1971年,黃文再度「上山」,效力南華。由於南華有自己的球場,可以制定有系統的訓練計劃。例如,逢星期一、三、五訓練體能,二、四則進行盤球訓練。而且南華會設備完善,有球員宿舍,又設專人照顧球員的球衣、球鞋及足球等,讓球員可以專心應付比賽。

這些超卓的球隊,除了為球員提供一個良好的作賽環境外,對球迷來說,亦成了被追捧的對象,當日雖無有規模的球迷會組織,但每當這些頂級球隊對賽,香港政府大球場(俗稱「埔頭」)都會高朋滿座,展掛紅旗,非常熱鬧。有些不得其門而入的球迷,被迫爬上附近的山坡,遠距離觀賞球賽。此外,每逢南華比賽獲勝,球場外總會聚集一大批「擁南躉」,當球員步出更衣室,便會受到球迷英雄式的歡呼喝采,有些球迷更索性把球員抬起,直送到對面進入南華會側門的斜坡為止。球迷熾熱參與的氣氛,是香港足球步入黃金時期的一個很重要的象徵。

此外,取得輝煌的國際賽成績也是香港足球得以步進黃金時代的重要因素。香港足球在國際賽上嶄露頭角是1958年的東京亞運。當時全由香港球員組成的中華民國足球代表隊參與足球項目的賽事。決賽一役,面對亞洲強隊南韓,香港球員奮勇作賽,雖有林尚義被逐離場,只餘十人應戰,但有賴將士用命,結果由由全場最矮的黃志強(南華鋒將,綽號「牛屎」)頂入一球,氣走南韓,奪得冠軍,香港「亞洲足球王國」的美譽,不脛而走。1960年的第17屆世運會,中華民國於分組賽第一場負意大利1比4,第二場負巴西0比5,第三場負英國2比3。面對世界頂級球隊,雖然連敗三場,但取得三個入球,演出備受讚賞。1964年,中華民國代表隊參加馬來西亞的「默迪卡盃」,對手包括日本、南韓等勁旅。決賽一役,由中華民國對南韓,雙方戰況激烈,但可惜兩無紀錄。鏖戰至下半場70分鐘,黃文偉在中場截得來球,離門三十碼,施放冷戰,皮球直飛網窩,中華民國代表隊再次以一球擊敗南韓,奪得冠軍。球隊凱旋而歸,獲得台北當局高規格接待,除花車遊街外,更獲得蔣介石總統接見,鋒頭一時無兩。

連番勝利令香港足球雄視亞洲,香港人對足球傾注更大熱情,吸引不少年青人加入球壇,六、七十年代,新星湧現,包括:高保強、陳輝洪、吳偉文、林尚義、何應芬、朱永強、姚卓然、莫振華、何祥友、黃志強、羅國泰、張子岱、張子慧、黃文偉等;七十年代,更是人才輩出,例如胡國雄、黎新祥、蔡育瑜、陳世九、郭家明、梁能仁、鍾楚維、尹志強、劉榮業等。

在傳記的最後部份,黃文偉指出香港足球近年來陷於低潮,與球場嚴重不足;球員缺乏生活保障,致人才凋零;球隊管理架構欠健全等有莫大關係。他堅信做好青訓工作,必定可以為香港打造新一代出色球員與足球愛好者。這是一番在香港球壇打滾超過半個世紀的球員的金石之言,是否得到賞音,是香港足運能否重復輝煌的關鍵。

葉深銘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副會長

(本文曾於2013年7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註1:修頓爵士(Sir Wilfrid T. Southorn, 1879-1957)是1926-1936年間,香港的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在任期間熱心公益。1934年,港府於灣仔修建球場,並以修頓命名,以表揚修頓爵士對香港的貢獻。

註2:由於南華會對球員訓練有素,被稱為香港足球的「少林寺」,因此,凡加盟球會,便被稱為「上山」,至於離開球會則被稱為「下山」或「落山」。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