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紙祭品背後的孝道

紙祭品背後的孝道

在一間潮流服裝店門外,有位衣着入時的年輕女店員站在街旁,邊撥弄正在鐵桶內燃燒着的金銀紙錢,邊念念有詞。這是施天賜(Janet Lee Scott)教授一本書(For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paper offerings)的開場情景,她研究香港紙祭品習俗多年。

紙祭品的意義

在不同場合燒紙製供品有不同意義,那位女店員可能是為了祈求鬼神關照;又如每年清明節,孝子賢孫在先人墓前燒衣紙,是要表達懷緬;而盂蘭節前後,在路邊燒衣紙,却是拜祭游魂野鬼。可見,紙祭品在香港民俗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這是不論年齡、性別以至教育程度。

在古人看來,所謂死亡就是靈魂轉移到到另一為活人所看不見的世界去生活,也需要物質享受。發明紙張後,紙製喪葬祭品便逐漸發展起來,大致分為紙錢和紙紥品。焚化是紙祭品最常見的使用方法,一般認為化作煙氣方可進入幽冥。紙紮品又分為兩大類:其一為傳統喪葬儀式所要求,式樣變化較慢較小,有金山銀山、仙鶴、橋子等,又如供死者役用的紙紥婢僕,其裝束還是保持著清末民初的樣子。另一大類,是為死者日後在「另一空間」生活所需的物品,種類琳瑯滿目,紥制貼糊出各種形象逼真的用品,常帶有時代氣息,諸如房車、彩電等,甚至有最新款的手機。

至於紙錢的名目繁多,為各種不同場合所使用,向來較受學者注意,如法國漢學家索安(Anna Seidel)。她在1970年代的一篇書評中,就認為將金錢獻祭給神祇,是中國宗教的特色,並把它放在商業發展和官僚制度的脈絡上去討論。美國學者柏樺(C. Fred Blake)的《燒錢:中國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質精神》,則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考察了由古及今燒紙錢這個民俗。據民間傳説,東漢蔡倫造紙後,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而想出燒紙錢的。歷史上,燒紙錢始於魏晉南北朝,唐初已普遍焚燒紙錢,唐玄宗朝甚至運用到宮廷祭典上。佛、道二教吸收了由來已久的風習,宣揚寄庫的說法。譬如,道教的《受生經》闡述人們出生時,曾向天曹府庫預借受生錢,出生後須依數燒還,才能免於病困災厄,多燒可以使自己死後受用。往後發展,紙錢至重要還是燒化給死去的親人作為一種冥資,這多少折射出中國人的重視孝道。

從「報」到「孝」

自古以來,中國一直存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國有太廟,族有宗祠,家有祖龕,祭祀親祖成了最普遍的宗教禮儀。在世途艱難時,如何使宗族的社會組識維繫於不墜,就要説到「報」這一觀念。已故漢學大師楊聯陞在《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一書中,認為報的核心意義是還報。中國人相信在人與人,與自然,以至與超自然之間,應當有一種交往的關係存在。當一個人有所舉動時,一般來說,他會預期對方有所反應,姑勿論對方是個人、群體,抑或冥冥中的甚麽東西。

天神的報應是降在家族身上,正如《周易·文言傳》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命運是由同一家庭、家族或住在同一地區的人共有,命運的分擔稱做「承負」,見於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據書中說,天常震怒於人類的惡行而降禍於人間。佛教傳入中國後,其業報輪迴的觀念,深深影響中國人的思維。經過一個相互調適的過程,自唐宋以後,普遍都接受報應是應在家族身上,而且果報不但及於今生,更是穿過生命之鏈。

孝道是交互報償原則的最恰當展現。孔子説明子女為父母守三年之喪,是由于「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論語·陽貨》)做兒女應該孝順,因為受到了父母如此多的照顧,尤其是在幼年時期。《孝經》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概括說來,孝包含事生和事死兩個方面。推而廣之,梁啟超的《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宗教史》説:「鬼神不能左右我們的禍福,我們祭他,乃是崇德報功;祭父母,因父母生我養我;祭天地,因天地給我們許多便利。父母要祭,天地山川日月也要祭。推之于人,则凡為國家地方捍患難建事業的人也要祭;推之於物,則貓犬牛馬的神也要祭。如此,報的觀念便貫徹了祭的全部分。」

對於焚化紙祭品的習俗在香港歷久不衰,曾經有過不同的分析而有迥異的結論,典型的有祈求祖先庇佑的功利主義,給祖先的祭祀愈豐厚,後代得到其保護紓難的回報就愈大。施天賜教授做過的調查却顯示:大多數受訪者並未期望給祖先焚化紙祭品會有任何回報,甚至有人表明不認同此等想法。其實,這只是孝道的表現,一個一直被廣泛接受的價值觀。為死者在另外一個世界盡量提供安穩舒適的生活,是子孫應做的事情,亦是生者對故人愛意的表達。當然,隨着環保意識的加強,為免消耗紙張及造成灰煙彌天,人們亦自覺減少焚化紙祭品,重要的還是一項民俗活動背後的意義。

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課程同學會司庫   鄺明威

(本文曾於2018年8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