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文學院開設的「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兼讀課程,由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前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趙令揚教授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籌辦成立。學員在兩年學習期間,需進行獨立研究,撰寫畢業論文。畢業同學十分珍惜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所作出的努力,自發地把他們提交的畢業論文撮要結集,出版成《根本集》。其後,星島日報為此特闢專欄,亦以「根本集」為名,每月一篇,由課程同學或歷史研習者輪替執筆,成果匯篇成書,至今已出版 7 集。7 本結集顯示了作者對歷史的愛好、對學術的熱誠、對推動國史研究的承擔,和對修讀課程期間學習經歷的珍惜。

港幣 60 元 / 本
Image

屯門藍地妙法寺──抗戰時期嶺南大學農學院舊址

屯門藍地妙法寺──抗戰時期嶺南大學農學院舊址

2017年是嶺南大學在香港復校五十週年紀念年,謂之「復校」是因為嶺大1888年創立於廣州,1952年與中山大學合併後停辦,1967年復校於香港。嶺大校舍本位處港島司徒拔道,1995年遷往屯門虎地現址。鮮為人知的是,七十九年前屯門已有嶺大校舍,而且離今天的虎地校園不遠。原來1938至1940年間,嶺大曾於屯門藍地張園建立校舍,張園原址就在今天妙法寺的範圍內。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次年10月廣州淪陷,嶺大遷往香港上課。香港大學校長史樂詩 (Duncan Sloss) 批准嶺大在下午5:00至晚上9:30間使用港大校舍上課,嶺大辦事處設於港大鐘樓(今本部大樓),當時嶺大文學院、理工學院、農學院(一年級)和醫學院(一至三年級)學生均在港大校園上課。由於農學院需要農地讓高年級學生實習,於是校方在新界覓地建立農學院校舍,院址最終定在藍地張園。張園是香港望族張榮舉的別墅,嶺大農學院二至四年級學生在該園上課、實習和住宿,學生約五十人,教授八人。張園內有畜牧場、果樹等,可供學生實習之用。

七十多年前的屯門究竟是怎樣的?當年的嶺大學生為今人解開了謎團,屯門最有名的竟是「蚊子」。時人聞蚊色變,據說「青山(指屯門)的蚊子是很厲害的,給牠針著的人,都要染到瘧疾或竟致染症身死」,農學院的學生多被提醒要小心蚊襲。學生後來終於領略到屯門蚊子的厲害,牠們能隔褲針人,被針到的皮膚會變得紅腫,而且痕癢,有些同學甚至患上瘧疾。校方如臨大敵,一方面分發藥水,另一方面想方設法預防蚊患。此外,蚊子擾人清夢,撲之不盡,不斷飛進屋內襲人。另一方面,同學認為:「青山的蚊子,雖比別處的兇惡,但卻比別處的愚笨,你用手指拍時,牠是袖手待斃的,毫無逃避的心理。」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內地烽火連天,香港暫享安穩,身處屯門的農院生借蚊諷刺時人和社會:「蚊子只是青山有的,香港(指港島)卻沒有,我以為青山的蚊子應該飛到香港,把醉生夢死的人針個痛快,那麼,蚊子也可將功抵罪,免其一死!」這是諷刺當時一些港人醉生夢死,以為內地抗戰事不關己,不知日軍早晚都會入侵香港。透過嶺大農學院學生的生活,可了解當時屯門的環境和日軍入侵前港人的心態。

當時除了嶺大,還有三所廣東省的大學遷到香港上課,包括廣州大學(校址在深水埗)、國民大學(校址在屯門和旺角)和南華大學。後來廣東省政府通令原址在粵地的大學必須遷回省內復課,嶺大率先遵令,第一步是先將農學院從香港屯門遷回粵地。1940年底,嶺大在廣東北部的樂昌縣坪石鎮金雞嶺山麓建立農學院,三、四年級學生隨即遷往粵北,一、二年級生暫留香港。10月21日,嶺大農學院教職員和三、四年級學生共三十六人在尖沙咀乘坐火車前往大埔,轉乘渡輪前往沙魚涌(在今深圳龍崗區)。登岸後前往淡水,向當地抗日游擊隊獻旗致敬。後又經水陸兩路,終於在次月8日全部抵達坪石。次日,嶺大校長李應林在坪石主持農學院新院址開基典禮,正式結束該院在屯門的三年歲月。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嶺大本部撤出香港,遷往粵北,校址位於戰時省會曲江縣仙人廟大村,仍與農學院分處兩地。

值得一提的是,嶺大農學院離開屯門張園後,該園在1949年再次成為校園,事緣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1946-1954年)的粉嶺校舍被英軍徵用,於是租用張園作為校舍,直至1953年。1960年張園業權變更,在該地建立了妙法寺。

歷史沒有必然,卻有巧合,嶺大在1995年重返屯門,與五十多年前的農學院為鄰。這段佚聞不應遺望,它不只是嶺大的校史,也是香港乃至中國教育史的一部份。

香港大學中史研究碩士課程同學會會員     梁勇

(本文曾於2017年11月《星島日報》「根本月報」專欄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圖片:維基百科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