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一切苦厄 現五蘊光明——故宮博物館舊藏佛塔造型風格與特色

度一切苦厄 現五蘊光明——故宮博物館舊藏佛塔造型風格與特色

塔的全稱叫做「卒塔婆」或「窣堵坡」,最早出現在印度。西元前5世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徒為了保存他的「舍利子」,於是興建「堵坡」,這種建築比較簡單,是在一個不太大的台基上,修起半圓形的墳塚,加上一個尖頂,這就是早期的「塔」。當然,其形制在印度後來也有發展。西元1世紀前後,佛教傳入我國,我國古代建築師在古代原有高層建築的基礎上,吸收了印度墓塔的建築形式,創造出具有中國風格的新建築—塔,不過早期不稱作「塔」,而是稱之為「浮屠」或者「浮圖」。

早期的「浮屠如東漢永平十一年(68)的洛陽白馬寺浮圖(見《魏書·釋老志》),中平五年至出平四年(188~193)徐州浮圖祠(見《三國志·劉繇傳》),以及北魏熙平元年(516)洛陽永寧寺浮圖(見《洛陽伽藍記》)等,都是具有了中國特色的樓閣式高塔。關於「塔」這個字,中國上古並不存在,最早見於晉葛洪的《字苑》和南朝的《玉篇》中,是翻譯佛經過程中由翻譯家造的字。塔由最早供奉「舍利子」的功用,演變成到後來供奉佛像或經卷,以及保存某些高僧的遺骸或遺物。漢代末年由於戰亂頻仍,促使佛教在中國廣泛流行,因此佛塔的建造也隨之興盛起來。

塔在中國建造的發展過程中,不但形成各種形制的宏偉建築,而且還發展出來了精緻小巧、為室內從事供奉、禮拜等佛教活動小型的塔。這些微縮版的寶塔,不但在形制上和大型建築的塔無有二致,而且小中見精微,雕金砌玉、羅列珠寶,不但是富貴莊嚴的佛家法寶,而且也造就出錦繡鋪陳、璀璨奪目的藝術珍品。正如《法華經·見寶塔品》中所描述:「種種寶物而莊校之,五千欄楯,龕室千萬,無數幢幡以為嚴飾,垂寶瓔珞,寶鈴萬億而懸其上……」因此,如果說中國建築形式的塔,完成了外在形貌的中國化,那麼這些微型的寶塔,則完成了藝術化的昇華。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了很多這類供古代皇室使用、製造精緻的微型寶塔。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塔,按材料區別,有木質、玉質、鐵質、銅質、金質、銀質、水晶、琉璃、珠寶、香質等材質的寶塔。這些材質的寶塔不但選用貴重金屬、珍珠寶物等昂貴材料,而且造型非常巧妙,工藝精湛絕倫,既體現皇家富麗,又不失高超藝術水準,堪稱實用性、觀賞性、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典範之作。

清金嵌寶石八角

清宮舊藏,通高123、底座邊長22厘米,重45.9公斤。此塔造型精美,工藝別致,整體珠光寶氣,富麗堂皇,為清宮造佛塔之佳作。塔身呈八角形,是典型的藏式塔(和歡塔)形式,但其腹部八方開龕,七層塔輪上複開小龕供奉小像,構思頗有創意,顯然借鑒了漢地建築中牆龕和塔龕的思路。塔基上下有青金石、翡翠嵌成的蓮花瓣,束腰處有呈托舉狀的小金人8個。塔身八面均設有佛龕,內設佛像,龕門沿嵌紅寶石一周。塔刹9層,每層8個佛龕共72個佛龕,龕內佛像分別用白玉、瑪瑙、青金石、翡翠、碧璽、琥珀等製作。每層間有青金石塔簷,龕門均嵌紅寶石一周。華蓋周沿垂以松石、青金石制成的萬福萬壽瓔珞。塔身遍飾珍珠、寶石,顯示出皇家工藝品的特色。八角塔是相當獨特的塔形,在藏區極為罕見,故宮的佛堂中保存數量也不多。此塔兼具漢、藏兩種風格,更為難得。

ta1

清金嵌寶石八角塔

清乾隆金鑲珠石發

塔高147、底座邊長70厘米,重107.5公斤。清乾隆金髮塔呈覆缽式,頂呈三層圓形塔盤,底配須彌座。由下盤、塔鬥、塔肚、塔脖、塔傘、日、月等部分組成,各層分別鑲嵌珠寶、綠松石、珊瑚等。共13層,滿刻梵文。華蓋周圍下垂由珍珠、紅藍寶石、綠松石連綴而成的瓔珞。塔身呈圓錐形,肩部鏨刻獸面紋,口銜瓔珞,中有一門,供奉金佛一尊,皇太后頭髮亦儲存其中。塔底金雕紫檀木蓮花瓣須彌座,束腰雕舞獅,塔座前正板上貼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ta2

清乾隆金鑲珠石發塔

清乾隆青金石嵌珠石

清宮舊藏,通高67、座高8厘米。銅鍍金三層圓形塔座,鏨刻寶相花、卷草紋,嵌綠松石、青金石、象牙。塔身為青金石制,外壁刻填金《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肩部設4個銀鍍金獸面,口銜珍珠、綠松石、青金石製成的墜鏈與華蓋相連。正面設佛龕,前有玉石雕刻臺階,銀鍍金龕門、鏨刻二龍戲珠紋;龕門口置玻璃一塊,描金書乾隆禦制「無量壽佛贊」;龕內供金佛一尊。塔刹13層,飾蓮瓣紋。金質鏨花華蓋,嵌青金石梵文一周、下垂珍珠、綠松石瓔珞,碧璽墜角。塔頂日、月、火焰、寶珠,分別以紅寶石、碧璽、綠松石、珍珠嵌飾。此塔工藝細膩、精湛。陳設於清宮佛堂中,屬藏傳佛教龕塔。

ta3

清乾隆青金石嵌珠石塔

清乾隆嵌玉銅

直徑24、高77厘米。銅鍍金正六邊形塔座,底座塔基鏨金紋地,嵌圓形綠松石裝飾。基座第二層欄板用玉片鑲嵌,透雕花紋。塔身用銅鍍金,六面鑲嵌玉片,玉上刻畫「壽「字紋樣,塔肩部與塔身相同。塔頂到塔肩垂6條瓔珞串珠,材質是紅珊瑚。塔刹呈華蓋造型,金質,用珍珠鑲嵌,周圍垂下瓔珞,瓔珞用藍寶石做墜,用白珍珠為串聯。塔頂用青金石做寶葫蘆形,葫蘆腰部金做祥雲結,葫蘆頂做日月形,月牙用白玉,日輪用紅寶石,最頂用金嵌紅寶石,做雲紋、火焰紋。

ta4

清乾隆嵌玉銅塔

清金嵌珍珠寶石

清宮舊藏,通高130、底邊長67厘米。此塔為清代的金器,原供奉於重華宮崇敬殿佛堂中,重華宮是乾隆皇帝做皇子時的居所。塔座木質方形,為金漆蓮瓣須彌座,鏨刻鈴杵紋、寶相花紋,束腰飾獅子紋。3層圓形塔基,鏨刻蓮瓣紋、梵文,嵌寶石。塔身肩部飾獸面,獸口銜瓔珞。塔身正面設龕門,門沿上鑲嵌珍珠兩周。塔刹13層,滿刻梵文。鼓形華蓋,周沿懸垂由1000多顆珍珠、珊瑚珠、青金石組成的瓔珞。頂部為紅珊瑚和白玉制日、月,寶珠為貓眼石制。塔共用黃金85公斤,大珍珠293顆,綠松石、紅珊瑚、青金石等各種寶玉石500餘塊。金嵌珍珠寶石塔運用了鏨刻、錘揲、鑲嵌等多種工藝,細膩精湛,各類寶石點綴其間,更顯得其高貴、華麗,是清宮造大型佛塔中的精品。

ta5

清金嵌珍珠寶石塔

清銀鍍金嵌珠諸天眾聖

清宮舊藏,通高33、寬39、厚18.2、塔高29厘米。須彌式塔座,束腰處嵌珍珠一周,座上設護欄,柱頭雕獅子,座前皆金鏨刻龍紋。塔身鏨刻蓮花紋,正面設龕,內沿嵌珍珠一周,外沿為火焰紋嵌紅寶石13顆。龕內供奉寶座,上神牌書:「諸天眾聖之神位。」塔刹9層,飾如意雲頭紋,每朵雲頭上嵌珍珠一顆。華蓋垂珍珠瓔珞,塔頂嵌珍珠、翡翠。塔置於楠木匣內,木匣可開合,打開內壁是推蓬式彩繪普陀山景,上有眾神及吉祥圖案,中間有匾聯,上聯書「度一切苦厄」,下聯書「現五蘊光明」,橫批「莊嚴法界」。

ta6

清銀鍍金嵌珠諸天眾聖塔

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106期《清宮舊藏佛塔造型風格與特色》作者:張瀟 責任編輯:秦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