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唐僧金蟬子之名的文化背景和文物解讀

《西遊記》中唐僧金蟬子之名的文化背景和文物解讀

 《西遊記》小說借五莊觀鎮元大仙之口說出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其身份乃是佛的「第二個徒弟」。如:

(第二十四回)大仙道:「你那裏得知,那和尚乃金蟬子轉生,西方聖老如來佛第二個徒弟。五百年前,我與他在蘭盆會上相識,他曾親手傳茶,佛子敬我,故此是為故人也。」

佛教中對追隨釋迦牟尼佛修行的諸羅漢並無「第二」之說,如來佛的十大弟子各有特長,其分別被稱為「某某第一」,如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等等。可見「佛的第二個徒弟」乃是小說家杜撰。雖然如此,但小說家賦予了「金蟬子」這一名號諧音、昆蟲的特性及暗合佛經典故等三方面的寓意。

首先,「蟬」是禪的諧音,「禪子」即僧侶;「金」代表高貴,以此說明其身份。如唐代皎然《聞鐘》詩:「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又如唐代姚合《寄題尉遲少卿郊居》詩:「隅坐唯禪子,隨行只藥童。」

其次,世人對自然界中蟬的獨特習性有所認知,並賦予了其一定的文化內涵。一方面,蟬是不完全變態的昆蟲,其沒有成蛹的過程。在地下孵化,幼蟲破土而出後爬至樹幹上,經蛻皮羽化而成為成蟲。古人常將蟬的這種生命週期過程賦予強烈的寓意,希望靈魂能在死後如蟬一樣脫離肉體而不滅並獲得新生。漢代時人們就將玉蟬作為琀置於死者口中,寓指亡者精神不死,將再生復活。如首都博物館藏一件長6.2、寬3.6厘米的漢代白玉蟬就是此類玉琀。小說家不僅借此觀念和成語「金蟬脫殼」來表達佛教的生死輪回觀念,更是借此比喻唐僧通過取經修行的磨難實現「脫胎換骨」而最終成佛的過程。從小說的文本中可知,作者是知道「金蟬脫殼」一詞的,如:

(第二十回)那怪慌了手腳,使個金蟬脫殼計,打個滾,現了原身,依然是一隻猛虎。

shan1

另一方面,蟬的成蟲依靠吸食樹汁生存。但古人誤以為其食用「露水」而認為其「居高飲清」,並以其象徵高潔的人格。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以蟬象徵高潔的社會風氣十分流行,文獻中也有記載。如《漢書·燕刺王劉旦傳》記載:「郎中侍從者着貂羽,黃金附蟬,皆號侍中。」《後漢書·輿服制下》記載:「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璫,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因冠上有蟬紋裝飾,故稱蟬冠。後代常常以「蟬冠」比喻顯貴、高官。唐代錢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詩:「一從解蕙帶,三入偶蟬冠。」宋代蘇轍《代三省祭司馬丞相文》「龍袞蟬冠,遂以往襚」等。

首都博物館收藏有一件20世紀60年代初出土於北京順義臨河村北朝墓的蟬紋金質冠飾,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件1998年南京仙鶴觀6號(高悝夫婦)墓出土的東晉泰和六年(371)蟬紋金璫,此二冠飾均是對文獻記載的佐證。

shan2

shan3

其使用情況可參見《歷代帝王圖》。相傳此圖為唐代畫家閻立本所作,其摹本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畫作為橫卷,是一幅歷史人物肖像畫。畫面從右至左主要描繪了13位帝王像:前漢昭帝、漢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吳主孫權、蜀主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各帝王圖前均楷書榜題文字,且帝王像旁均有人數不等的隨侍相隨,形成相對獨立的一組人物。從其中部分帝王所戴之冕旒冠上亦可見其飾有蟬紋。

shan4

shan5

這種風氣也影響了當時佛教造像。如山東省青州博物館收藏有一尊1996年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的北齊菩薩立像,其殘損的寶冠中裝飾有蟬紋。又如山東博物館收藏有一件1976年出土於博興縣龍華寺遺址的東魏至北齊時期石雕蟬冠菩薩像,其冠上也裝飾蟬紋。

shan6

shan7

明代時人們仍十分喜愛以蟬為題材的藝術品。如南京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明代玉葉金蟬。其於1954年出土自蘇州明代弘治年間進士張安晚家族墓地,被認為是墓主人的發飾。作品表現的是一隻形神畢肖、金光閃耀的蟬,棲憩在玉葉上。它側身翹足,雙翼略張似在奏鳴;金蟬蟬翼左右各兩,外翼長1.7、寬約0.8厘米,表現了蟬翼輕而薄的特點;蟬足三對,一對前足翹起,一對後足微微抬起。整個蟬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金蟬站立在透明的玉葉上。玉葉長5.2、寬約3.2厘米,系用新疆和田所產羊脂白玉精工琢磨而成,晶瑩潤澤、溫柔細膩。葉片打磨細薄呈凹弧狀,僅厚約0.2厘米,分為八瓣。有主脈一根,兩邊各有支脈四根,葉片正面的葉脈琢成弧曲的凹槽,背面的葉脈相應磋成凸棱,使葉片極具真實感,整片葉子的邊緣磋磨得圓潤光滑。整件作品製作技術十分複雜,構思奇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具有極高的鑒賞價值。通過這件略早於小說《西遊記》成書時間的工藝品,可知明代時人們不僅對蟬有深入的瞭解,而且十分喜愛這一題材。

shan8

第三,「金蟬子」也是暗合《金剛經》中「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有所相皆是虛妄」等典故的。《金剛經·如理實見分第五》記載:「『須菩提!于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否)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陳秋平對「身相」的注釋是:身之相貌,並將這段內容譯作白話文:「佛問:『須菩提,你意下如何?可以依如來具足相好的身體相貌來認識如來的真實本性嗎?』須菩提回答:『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依如來具足相好的身體相貌來認識如來的真實本性。』」小說家卻將《金剛經》中的「身相」依據字面之意將其解釋為「唐僧的肉身」,以唐僧「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的緣故引發「淩雲渡漂死屍」的故事,故事中的「彼岸」一詞除了指「水那邊的陸地」這種字面意之外,在佛教中蘊含着解脫和死亡雙重含義。如:

(第九十八回)長老還自驚疑,行者叉着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跌在水裏,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師父還抖衣服,垛鞋腳,抱怨行者。行者卻引沙僧八戒,牽馬挑擔,也上了船,都立在舟旱舟唐之上。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着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他們三人,也一齊聲相和。撐着船,不一時穩穩當當過了淩雲仙渡。三藏才轉身,輕輕跳上彼岸。

shan9

文章來源:《收藏家》202105期《唐僧形象的文化背景概述(上)—用文物解讀《西遊記》系列》作者:邢鵬 責任編輯:秦佳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