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七夕知多少

七夕知多少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秋夕(唐)杜牧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牛郎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七夕節的乞巧習俗,始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佳節詩詞欣賞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

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醍兒雨,醍兒風。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塞外七夕

(清)納蘭性德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

只恐重逢,明明相視更無語。

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

羈棲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

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7月28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