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清代五帝錢的故事

清代五帝錢的故事

中國古代民間一直有用古錢幣驅邪的習俗。古人會將方孔通寶錢用紅線懸於脖子上,或掛在家中,祈求能保平安。這是因為,當時的人認為銅錢歷經萬人手,匯集陽氣,因此足以抵禦邪祟鬼魂。在諸多銅錢中,又以五帝錢最為有名,亦即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這五種錢。不少人認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處於中國國力最強大的年代,國運昌盛,社會安定繁榮,在家中放置五帝錢就能昌旺家宅。不過,大家又知道清代政府是怎樣鑄錢嗎?

其實早在入關前,清廷就開始鑄造錢幣了。在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後就馬上開始小規模的鑄造錢幣,當時分為滿文「天命汗錢」及漢文「天命通寶」兩種。在明天啟元年(1621年)遷都遼陽,才開始正式鑄錢,但是因為滿洲人多不用錢,結果所發行的天命錢最後多被用作了裝飾品。

清軍入關後,沿襲明朝舊制,於順治元年(1644年)置戶部寶泉局、工部寶源局,負責鑄造「順治通寶」錢;並規定戶部寶泉局鑄錢充作軍餉,工部寶源局鑄錢備工程之需。次年,清廷就在密雲縣、天津市、山東省臨清市、山西省大同市等地開設造幣局鑄幣,各地所造之幣均會在錢幣上以滿文標明產地。

不過,要鑄錢其中一個要素就是要有銅,在清初的百餘年間銅錢可是比較緊缺的,因為當時全國銅產量並不足夠,除了回爐再造前朝的舊錢及銅器外,當時也會從日本進口銅,稱為洋銅。不過由於經海路運銅往往充滿風險,順治、康熙年間的銅錢鑄造屢有停滯,甚至還出現偷工減料的事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鑄一錢四分的康熙通寶,就曾經鑄造重量只有一半,以及七分的「輕錢」。直到乾隆初年對銅政加以改革,將京師鑄錢用的銅材由洋銅改為雲南產的銅,並且由官府統一採辦進口銅材,銅錢的供應量才有所上升。銅錢製作本身也反映著國家的經濟實力,在國力強盛的康乾盛世,通寶小平錢的製作規整精美,然而在清朝後期,隨着國力的日益衰弱,通寶小平錢也變得越來越小。而不少人覺得雍正年間製作的「雍正通寶」形制規整而精美,是五帝錢中最受追捧的收藏品。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3月2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