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清明上河圖》真跡在哪?

《清明上河圖》真跡在哪?

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繪製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無價之寶。它是一幅用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長卷風俗畫,藉由對市俗生活的細緻描繪,生動地再現了北宋汴京的繁榮景象。這幅傳世奇作也是為歷代皇室貴族所爭相收藏,那麼,《清明上河圖》的真跡經歷了怎樣的流傳,現在又保存在哪裏呢?

相傳,宋徽宗看中了張擇端的繪畫才能,便命人將其召進翰林圖畫院,親自命題讓張擇端繪畫汴京的繁華盛景。這幅歷史長卷完成後,宋徽宗即成為此畫的第一位收藏者。具有書畫家身分的宋徽宗酷愛此畫,並親筆題上「清明上河圖」五個字,並蓋上了雙龍小印。後來宋被金滅,連這幅珍貴的畫作也被擄走,直到元朝滅金,它才重新回歸中原故土。

《清明上河圖》歷經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四次被收進皇宮,卻又一次次神祕失蹤。直至末代皇帝溥儀走下皇帝寶座離宮之時,他帶走了宮中一部分珍玩字畫,《清明上河圖》即在其中。在溥儀流亡的路途中,有些被遺棄,有的被瓜分,有的被燒毀,還有的被解放軍收繳。溥儀收藏的《清明上河圖》共有四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包括真跡和一些仿作。那麼《清明上河圖》的哪個版本由溥儀帶在身邊,是不是真跡?這些問題的答案起初人們不得而知。

直到1950年,文物學家楊仁愷先生發現了這幅氣勢恢弘的長卷,畫中筆法細膩,人物、景物栩栩如生。這幅畫上雖然沒有作者的簽名和畫的題目,但歷代名人的題跋豐富、翔實、收藏印章也紛繁複雜,僅末代皇帝溥儀的印章就有三枚之多。尤其是畫卷之後金代題跋中明確地記載有「翰林張擇端」的字樣讓人們最終確信這幅畫就是人們苦苦尋找的《清明上河圖》真跡。

現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不過由於聲名顯赫的關係,後世的畫家都喜歡以這個主題作畫,所以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亦有收藏數卷以《清明上河圖》為題的畫作。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8月13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