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讀《三字經》,學中國史

讀《三字經》,學中國史

你有唸過嗎?

「人之初,性本善。」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這《三字經》的開首。作為古代不少兒童的啟蒙讀本,《三字經》篇幅極短,又琅琅上口。當中有不少歷史、文化的故事包涵在裏面,特別是歷史部分,既簡短又準確。

很多人對於中國朝代的認識都是「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雖然十分簡短,但是把隋朝、魏晉南北朝全忘掉了。這樣是不對的,而為了培養學童們的歷史知識,古代有很多不同的讀物,像是魯迅也讀過的《鑒略》。

《鑒略》可以說是一本五字版中國通史,又叫《五字鑒》,從遠古講到元明,清朝人稱它是一部二十一史提要。不過雖說是提要,卻也有萬餘字,並不適合小朋友閱讀。而且行文頗為艱深,例如〈有虞氏紀〉:

「舜既為天子,國號有虞氏;初命誅四兇,四境叨恩庇;舜昔貧賤時,事親全孝弟;父惑於後妻,嫉舜生妒忌;獨愛少子象,象殺舜為事;浚井與完廩,不死皆天意;中心不格奸,竭力蒸蒸艾;舜陶於河濱,而器不苦窳」

以上有些字中學生也未必認識,作為兒童讀物明顯過於艱深。但是《三字經》就不一樣了。

《三字經》也有相當一部分篇幅是講述中國通史的,卻簡略多了,加上清朝的篇幅還不足五百字。其實在《三字經》剛問世的宋末,篇幅還不足四百字,但基本上每個重要的朝代都沒有漏掉。最讓人容易混淆的南北朝,《三字經》也說得挺清楚「宋齊繼,梁陳承;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東西;宇文周,與高齊」二十四個字,把南邊的宋齊梁陳,北邊從北魏到東魏、西魏,再到北周、北齊的發展線索,全交代清楚了,行文又不複雜,十分方便記憶。

《三字經》的歷史部分更重要的在於其精簡而不失重點。例如講秦史:「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簡單直接說出秦代最重要的兩點。而漢代歷史就是:「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本來雖然在高祖之後,還有很多要點可以講的,諸如文景之治,漢武拓邊,董仲舒獨尊儒術。但是作者並不多費筆墨,只是讓學童有最基本的認識就足夠。

雖然後人所加部分,較為囉嗦。如唐朝:「唐高祖,起義師。除隋亂,創國基。二十傳,三百載。」;清史部分:「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曆乾嘉。民安富,治績誇。道咸間,變亂起。始英法,擾都鄙。同光後,宣統弱。傳九帝,滿清歿。」但是作為較為近代的歷史,多做說明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字經》更為重要的就是教導學童如何讀歷史:「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後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鑑。」

中國史籍確實浩瀚如海,一一細讀不太現實,所以主張即便研習也需要方法。首先前四史可謂必讀:《史記》、《前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這是寫得最好的紀傳體史書。再怎麼簡略也不能簡略這四部。

後面的十幾部紀傳體通斷代史實在難以一一閱讀,那就靠《資治通鑑》。《資治通鑑》本來就是為了簡單寫出減省歷史書的閱讀量,曾國藩也說過要讀史書就讀前四師,後面的就讀《資治通鑑》。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5月15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