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輔佐周王克商的姜太公是何許人?

輔佐周王克商的姜太公是何許人?

在明朝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太公(名尚、字子牙)曾上崑崙山修道四十年,七十多歲時他奉元始天尊之命,騎着「四不像」、帶着神器「打神鞭」及「杏黃旗」,統領一眾天兵天將,成功輔助周王克商,一統江山,並登壇封神。在真實歷史當中,姜太公的而且確輔佐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滅商朝建立周朝,不過並非憑藉道術,而是他的足智多謀。

據歷史記載,姜太公是東海上人,因此有一種說法是他生於東海縣(今天山東日照市),當時是東夷人聚居的土地。相傳他曾在商朝當過官,因為不滿紂王的殘暴統治,棄官而走,隱居在陝西渭水河邊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

至於他與西伯侯姬昌相遇,是他於渭水之濱垂釣之時,那時姬昌出獵遇到姜太公﹐認為就是他太公期望見到的那位可以輔佐周朝統一天下的貴人﹕「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而姜太公又被稱為太公望,被尊為太師。

姬昌、姬發父子所採用的很多權謀以及用兵奇計,都是出自姜太公謀劃籌策的結果。商紂王發兵遠征東夷時,周趁機伐商,在滅商關鍵之役「牧野之戰」中(約公元前1046年,牧野在今天河南新鄉),紂王發兵反擊。據說當時武王占卜一卦顯示不吉利,及後突然風雨暴至。正當眾將恐懼之際,只有姜太公主張繼續進軍,最終大勝而回。

隨後開倉賑濟貧民、封比干墓、遷九鼎、修周政等,大部分都是姜太公所出的主意。司馬遷在《史記》當中有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足見姜太公對姬氏父子建立周朝有極大貢獻。

在滅商後,姜太公被封於齊(今天山東),他修明政事,順其風俗,簡化禮儀,開通商工之業,又發展漁鹽之利,因而不少百姓歸附齊國,齊國也成為了周朝的諸侯大國。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10月22日,現為刪節版。 

圖片: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