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女的數量自漢代開始,隨着朝代的更替不斷增加。西漢初年,宮女只有十幾人。至唐開元、天寶年間,後宮人數躍升至四萬。宮中每年僅花費的脂粉錢便達到四十萬兩銀子。歷史上,各朝各代從民間挑選宮女,已經是一件經常性的工作了。
早期的宮女,大多來源於女奴隸、女俘及罪犯的妻子等。但是當皇室的權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宮女就有了一套專門的選拔程序。參選女子必須是良家,即非醫、非巫、非商和非百工,這些人家的女子叫良家子。歷代都規定宮女取自良家子。
明朝天啟元年,熹宗皇帝曾選五千名十三歲至十六歲天下淑女,集於京師,將她們分為幾十組。第一天淘汰稍高、稍矮、稍肥、稍瘦的人;第二天再選,檢查耳、目、口、鼻、發、膚、肩、背、有一處不周正的都淘汰;再讓參選者自己說出籍貫、姓名、年歲,聽其聲音,稍有雄厚、粗劣、難聽、混濁、口吃的都淘汰;第三天,內監拿尺量女子的手足,然後讓他們行走數十步,觀其「丰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和舉止稍輕躁者,去者四千人。剩下的一千人召入宮內作為宮女。宮女入宮後,皇帝又命令宮中穩婆為她們驗身,再選出三百人為宮女頭目。在宮中生活了一個多月後,又根據她們的性情、言行以及皇帝的喜好,選出五十人為妃嬪。
能成為妃子已經是最好的結局,要是一個普通宮女,她們的生活通常十分悲慘。首先她們是不可以向外傳遞任何信息。明朝有制定法規,嚴禁宮外之人為宮女傳遞書信或物品。一旦犯禁,「皆論以死」。不要以為上了歲數就可以離宮歸故里,為防止宮人洩漏宮中之事,政府又把年老的宮女禁錮在「倪衣局」。剝奪無數宮女的生命和終身自由,以此保住宮中的秘密。
而明朝宮女們一經選入宮內,基本就失去自由,大都是衣食差劣,住所簡陋,不能與父母相見。繁瑣的禮節,森嚴的等級,不時的凌辱,使她們幾乎無出頭之日。 宮女們除了完成各種苦役之外,還要經常在知書女內官的教習下讀《女訓》、《女孝經》等書。宮女稍有違規者,將被處罰就是受罰宮女每夜自明宮乾清宮門到日精門、月華門,然後回到乾清宮前,徐行走步,風雨無阻,高唱天下太平。
宮女生病無醫,自生自滅。明朝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以證取藥。」宮嬪尚且如此,宮女自不待言。《明宮史》記載在金鼇玉橋西、櫺星門迤北羊房夾道,內有安樂堂。宮人得了病,或是年老了,就會送到這裏,靠自己的生命力延續時日,或者等死。死後更無葬所,火燒後,屍灰填入枯井。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5月15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