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劉邦用十宗罪讓項羽跌落神壇

劉邦用十宗罪讓項羽跌落神壇

   世人喜歡項羽,源於他的英雄氣概,諸多影視劇的演繹,讓楚霸王的傳奇一直經久不衰,最經典的莫過於京劇《霸王別姬》,其中,項羽的鐵血柔情讓人感慨萬千,同時又扼腕歎息。

  項羽之死更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慘烈,垓下之戰,楚軍兵少糧盡,四面楚歌,痛別虞美人,撫摸着駿馬,英雄末路,項羽悲從中來,吟唱了悲壯之曲《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多少年來,這首千古絕唱一直觸動着讀者的心靈,人們在豪氣和深情中感受着楚霸王的獨特魅力。

  項羽帶領幾百人好不容易突出重圍,卻又被一個農夫補了一刀,誤入沼澤地,一路逃至烏江,面對一線生機,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項羽用自己的死避免了江東父老遭受滅頂之災,同時,也成全了漢軍的將領們,王翳得到懸賞一千金,一萬戶的頭顱,楊喜、呂馬童、呂勝、楊武各得一部分肢體,幾人分別被封侯。

  楚漢相爭,不分勝負之時,項羽曾問劉邦:「天下紛亂多年,我不想讓百姓受苦了,咱倆單挑吧?」劉邦笑着說:「我寧願比智慧,也不會比力氣。」弦外之音是想得美,你那麼能打,我不是自找死路麼?

  被拒絕後,項羽披上鎧甲拿起武器親自出去挑戰,漢軍將帥膽戰心驚,都不敢出來。看到項羽如此威武,劉邦也不甘示弱,隔着廣武澗(河南省廣武山上一條由南向東北的巨壑,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史稱「廣武澗」,中國象棋盤上的「楚河、漢界」即指此鴻溝。)喊話項羽,並列舉了項羽的十大罪狀,以此來打壓項羽的囂張氣焰。

  劉邦說:最初我和項羽一起受命於懷王(熊心)說好誰先進入關中就在那裏稱王,項羽你不守信,違背約定,反而封我為蜀、漢的王,這是第一罪狀。

  項羽在滅秦中立有大功,熊心卻沒有讓他一起入關,讓劉邦率先入咸陽,按照約定「先入關者王之」,劉邦理應為關中王。項羽心有怨意,先假裝尊崇熊心為義帝,之後,項羽自立為楚霸王,定都彭城,他傲睨一切,政由己出,改立劉邦為漢王,分封於巴、蜀、漢中,定都南鄭。又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以監視、牽制劉邦的勢力。在這之前,劉邦剛從鴻門宴上撿了一條命,只能忍氣吞聲,被迫服從。

  第二條罪:項羽假傳懷王的命令殺死卿子冠軍宋義,自立為上將軍。

  楚懷王十分信任宋義,經常和他商議軍事,任命他為上將軍,號稱為「卿子冠軍」,而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援趙國時,宋義和項羽在戰略上發生分歧,宋義派兒子宋襄去齊國為相,還親自送到無鹽,置備酒筵,大會賓客。當時天氣寒冷,下着大雨,士兵們又冷又餓。項羽對將士說:「我們大家是想齊心合力攻打秦軍,宋義卻久滯不前,如今正值荒年,軍中沒有存糧,他還揮霍浪費,且不主張與趙合力攻秦,說什麼『利用秦軍的疲憊』。秦國強大,必定攻佔趙國。趙國被攻佔,秦國就更加強大,到那時,還談得上什麼利用秦國的疲憊?再說,我們的軍隊剛剛打了敗仗,國家集中全部兵卒糧餉交給上將軍一個人,國家的安危,就在此一舉了。可是上將軍此時卻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他不是國家真正的賢良之臣。」項羽簡單粗暴,殺了宋義,先斬後奏,楚懷王即使心痛,也無可奈何。

  第三條罪:項羽援救趙國後,應先回去報告,卻擅自劫持諸侯軍隊進入關中。

  第四條罪:懷王指示進入秦地不要燒殺掠奪,項羽卻燒毀秦宮,挖掘始皇墳墓,私下聚斂財物。

  第五條罪:項羽強行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

  鴻門宴之後,項羽率兵西進,屠戮咸陽城,殺了秦王子嬰,劫掠財寶和女子,還燒了秦王宮,大火三個月都沒熄滅。有人勸項羽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羽說:「富貴了不衣錦還鄉,就像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那人諷刺說:「人們說楚國人像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一生氣,把那人烹煮了。

  第六條罪:項羽以欺騙手段在新安坑殺秦地子弟二十萬,封他們的將領為王。

  秦軍投降之後,每天生活的像奴隸,秦官兵私下議論:「章邯將軍騙我們投降了諸侯軍,如果能入關滅秦,倒是很好;如果不能,諸侯軍俘虜我們退回關東,秦朝廷必定會把我們父母妻兒全部殺掉。」項羽得知這些怨言,召集英布、蒲將軍商議道:「秦軍官兵人數仍很多,他們內心裏還不服,如果到了關中不聽指揮,事情就危險了,不如把他們殺掉,只帶章邯、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進入秦地。」於是,楚軍趁夜把秦軍二十余萬人擊殺坑埋在新安城南。

  第七條罪:項羽把自己的將領都封在好地方,並趕走當地的主人,讓臣下爭相叛逆。

  第八條罪:項羽把義帝從彭城趕走,自己在那裏建都,奪走韓王的封地,一併統治梁、楚兩地。

  第九條罪:項羽派人在江南暗殺義帝。

  第十條罪:身為臣子卻殺害自己的主人,誅殺已經投降的人,處理政事不公平,主持約定不守信,天下不能容忍這種大逆不道。

  當時劉邦進入咸陽城,子嬰投降,樊噲提議殺死子嬰,劉邦沒有同意,說人家都投降了,怎麼還要人家的性命,把他交給隨行的吏員看管。一個多月後,項羽率領大軍進入咸陽後,殺死了子嬰。

  熊心被刺殺,劉邦得到資訊,立刻令三軍發喪,縞素三日。併發檄文佈告全國,指斥項羽弑君,大逆不道,天下諸侯群起響應,劉邦得各路大軍,共計五十六萬人,殺奔彭城,討伐項羽,揭開三年楚漢之爭序幕。

  對於子嬰和熊心,劉邦顯示出了和項羽截然相反的態度,其中彰顯的自然是劉邦曠達高遠的政治情懷。

  劉邦曾經問列侯諸將:「你們能說出我得天下,項羽失天下的原因嗎?」眾人紛說之後,劉邦說:「各位都沒說完整,要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鎮守國家,撫慰百姓,供給糧餉,我比不上蕭何,統帥百萬大軍,作戰必勝,進攻必克,我比不上韓信,他們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他們,這才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羽只有一個范增,卻不好好任用,這是他失敗的原因。」當年陳平設計離間,范增被項羽猜忌,失望之極,辭官回鄉,病死在歸途中。

  項羽雖然沒有成為最高統治者,卻也曾威懾天下,分封諸侯,在秦漢之間承上啟下,他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覷,人們沒有因為他的失敗而完全否定,司馬遷將他列入本紀,就證明了歷史對他的認可。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圖片:電視劇《楚漢驕雄》劇照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