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酒樓常有供財神或關公的,關公甚麼時候成了財神?

酒樓常有供財神或關公的,關公甚麼時候成了財神?

關公即關羽,本是三國時代的一個歷史人物,他的故事已是婦孺皆知。關羽由一個真實的人,變成無所不能的神的過程是相當漫長和曲折的。

在西晉陳壽的《三國志》裡,關羽是一個亂世裡逃亡出來的英雄,他作戰勇猛,還長着一臉漂亮的絡腮鬍鬚。他與劉備「誓以共死」,忠心耿耿,曹操對他「重加賞賜」,他也「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關羽後因荊州戰事失利,而死於今天的湖北安遠一帶。那時的關羽被封過兩次,一次是在為曹操斬顏良後被封為「漢壽亭侯」,還有一次是在死後被蜀國追溢為「壯繆侯」。史書裡的關羽從「將」變成「侯」,僅此而已。

到了二三百年後的隋唐時期,關羽開始被「神化」。唐代《重修玉泉關廟記》記述了關羽幫助隋代智覬大師興建玉泉寺的傳說,說「(關羽)生為英賢,沒為神明……邦之興廢,歲之豐荒,於是乎系」(《全唐文》卷六六四)。唐代的關公已進人「武廟」陪祀,主神為姜太公。宋代以後,朝廷不斷給關公加封,宋徽宗趙佶一個人就追封關羽四次,完成了從「忠惠公」到「義勇武安王」的進階過程。南宋時改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後來又封為「英濟王」;元代時封「顯靈義勇武安濟王」;明神宗更是把關公進爵為「帝」,以「官祠武廟」主神與孔子「文廟」並祠,關羽的夫人也被封為「九靈懿德武肅英皇后」。清代統治者也不甘示弱,他們別出心裁,在關公封號的字數上下功夫,使關羽的封號竟然長達二十四個字:「忠義神武靈佑神勇威顯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而且把關羽的父親、祖父都封為王。

朝廷統治者如此,民間老百姓也不遺餘力的參與構建了「關公神話」。唐代時,關羽被稱為「關三郎」,主要任務是監督寺廟裡的和尚。從宋代開始,民間修建關王廟的漸漸多了起來。明代萬曆年間,關羽得到了道教最髙封號「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到了清代,全國的關廟「凡通衢大道以至窮鄉僻壤,無地無之」,關公這時已成為各行各業的萬能保護神,讓他再司「財神」一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關公的這一角色轉換發生在清代,原因之一是康熙、乾隆時期,民間的商業活動已經比較繁榮,許多從業者紛紛借「三國」之事奉關公為其行業神,如豆腐業(相傳關羽年輕時曾以販賣豆腐為生〉,鐵匠業(相傳關羽早年以打鐵為業),還有理髮業、屠宰業、刀剪鋪業(因為他們的工具都是刀,而關羽的兵器就是青龍大刀),燭業(關公秉燭達旦,恪守叔嫂之禮),工商業(關公「上馬金、下馬銀」、「封金掛印」和桃園結義、關公重義)……

此外,還有幾種傳說深化了關羽的財神的形象,一說關公生前善於理財,長於會計業務,曾經發明計簿法,設計日清簿,清楚明白;另一說關公死後真神常回到人間助戰,商人在生意受挫後若能得到關公相助,就會東山再起。可見,商人選擇關公當財神,看重的是他的忠義形象和懲惡揚善、祐民護民的萬能神格,他們非常希望關公能保護他們的身家性命和財產安全。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關公成為財神與山西商人有關。山西商人把關公作為出門在外的保護神,在他們遍佈全國的會館裡建築關廟。因為遊走天下闖蕩江湖也需要彼此照應,共同面對困難,因此,他們就經常仿照「桃園結義」結成異姓兄弟聯盟,這也使關公忠誠和義氣的美德廣為流傳。後來,晉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紛紛仿效,關公也就成了公認的財神了。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7年9月30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