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一位講究的美食家,他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概括了他對美食的追求,在這個目標指導之下,孔子對飲食提出了「十不食」的要求,當飯菜出現什麼情況,孔子會拒絕享用呢?
一、「魚餒而肉敗,不食」。魚和肉如果出現了變質的情況,不能吃。
二、「色惡,不食」,食材的顏色變了,就不能吃了。食材顏色改變,意味著不新鮮。
三、「臭惡,不食」,聞起來不對的東西,不能吃。今天的奶酪和臭豆腐典型不能吃。當然孔子那時也沒有豆腐。發明那個豆腐的淮南王劉安是犯上作亂的,所以歷代祭孔都不用豆腐。
四、「失飪,不食」。烹飪的不行,不吃。如果食材沒有烹飪好、火候不對不能吃。
五、「割不正,不食」。食物沒有按規矩切。不吃。隨意切割,會影響到食材的美味。
六、「不得其醬,不食」。沒有合適的醬,不吃。是不同的食物,要用不同的醬來調味。
七、「不時,不食」,不是吃飯的時間,不吃。也有人認為孔子是指按照季節時令吃飯。
八、「肉雖多,不可勝食氣」,肉可以多吃,但不能多過主食,即五穀雜糧。中國人自稱為粒食者,以穀物為主。所以很多人感嘆,最小的小米,古代叫黍,養活了最龐大的人口,和粒食者對應的是肉食者。中國人從肉食轉變為粒食,實際上是一種體質的選擇。所以曹刴說「肉食者鄙」。
九、「不撤姜食,不多食」,吃飯不扔掉調味的薑。吃飯不能吃全飽。
十、「沽酒市脯,不食」,沽酒是指外面買來的酒,市脯則是外面買來的肉脯,這兩樣都不吃。我們現在街上看到很多那些商品化的那個熟食,比如廣東人的燒臘、叉燒,這些東西,孔子不吃,要自己家裡做的。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6年10月5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