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和尚是有「和尚食素」這一戒規的,而且這也是中國佛教的一大特色。那麼和尚為什麼就不能吃肉呢?
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僧人是可以吃肉的。因為佛經《戒律廣本》中寫得很清楚:佛教沒有吃素的規定。釋迦牟尼在創建佛教初期,主張僧人過簡樸的生活,但也沒有規定不准吃肉。僧人的吃穿不能靠聚蓄財資來滿足,只能依靠沿門托缽乞求、靠別人的施捨來維持生活。因此,施主施捨什麼,僧人就吃什麼。施主施捨肉食,僧人就吃肉。佛教的《十誦規》中規定:允許吃三種「淨肉」,即「不見、不聞、不疑」。意思就是說,只要你不見、不聞、不疑是殺生,就不算是犯殺戒。這「三不」肉就是可以吃的「淨肉」。
那麼,和尚不准吃肉的戒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又是由誰制定了這項規定的呢?據有關史料記載,僧人吃素的戒規是從南北朝時梁武帝蕭衍當政時期開始執行的,至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蕭衍是歷史上有名的信仰佛教的皇帝,他曾親自撰寫了《斷酒肉文》等著作,極力鼓吹僧人禁食酒肉。因為他是高髙在上的皇帝,所以僧人們只能遵而從之。於是,自梁武帝蕭衍之後,和尚便不食肉,這也成為漢族僧人特有的戒律。
五戒與十善
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
十善: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語、不拍馬、不貪婪、不惱怒、不背離佛法。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9年1月7日,現為刪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