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了不起的文字整理

了不起的文字整理

許慎與他的《說文解字》

漢字的造字方式獨特,近現代文字學家大多認為漢字起源於圖畫,古人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用作記錄,成為最初的文字——象形文字,漢字後來就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漢字獨特的地方,在於每字兼具「形、音、義」三大要素,即字形、字音和字義,三者缺一不可。

從古至今,漢字的演變經過不同階段: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隸書、楷書。隸書以前是古文字階段,稱為古文字;隸書以後稱為今文字,我們現在使用的楷書便是今文字。在古文字階段,曾經歷兩次重大變革,分別是秦始皇「統一文字」和東漢許慎「整理文字」。

許慎是漢代文字學家,博學多才,有學者把許慎整理文字的貢獻,與秦始皇統一文字的貢獻相提並論。整理文字為何是一項了不起的貢獻?原來戰國時期的文字,由於各國並立,各國通行的文字不同,出現多種方言和文字。許慎精通各家文字,他集合各家對漢字的不同說法,將繁多雜亂的文字進行全面整理,寫成《說文解字》,書中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資料,有助後人追溯文字的本源。

中國字典的鼻祖

許慎在書中將漢字的造字方法,歸納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種,有系統地整理漢字的部首。《說文解字》全書共分五百四十個部首,收漢字九千多個,此外也收集東周以來的民間別體字(異體字)一千多個,當中保存不少古字的形、音、義,開創以部首分類的編寫格式,成為中國字典的鼻祖。《說文解字》也是世上現存最早的字典。

許慎編撰《說文解字》簡表

公元31年  許慎,字叔重,生於光武帝建武六年汝南召陵 
約公元50年-100年   拜賈逵為師,愛古文經學,歷任太尉府祭酒、五經博士、校書東觀等官職,時人稱「五經無雙許叔重」
公元100年 年約七十的許慎開始撰寫《說文解字》,總結當世漢字的發展
公元121年 歷時二十一年《說文解字》完成,兒子許沖代為將書獻給漢安帝
公元124年  卒於安帝延光三年,得享高壽九十三

文:謝惠芝博士

(本文曾於2022年6月16日在《星島日報》「歷史時光機」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