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中國民間信仰對佛教的影響

中國民間信仰對佛教的影響

中國的民間信仰是由傳統沿襲下來的植根於民間「尊神崇聖」的較低層次的信仰。它與中國的民情、民俗相結合,對中國民眾的影響可謂盤根錯節。民間信仰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織部分,它不僅滲入到了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影響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1、民間信仰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土壤。民間信仰表現的是民眾對神靈鬼怪世界的理解、希望和祈求。這種對神靈的深厚感情,是宗教產生與發展的重要思想源頭,也是宗教傳播和發展的基地。佛教自印度傳人東土伊始,首先就是與民間信仰進行融合的,特別是與東漢時盛行的黃老及神人術數之學融合。這種融合可以從歷史上最早的一段有關佛教活動的記錄找到佐證。《後漢書‧楚王英傳》記載,楚王劉英晚年「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東漢楚王劉英是最早信奉佛教者。建武十七年(41年)被封為楚王,第二年到達封國楚(當今江蘇、安徽、河南、山東交界處),在明帝即位後多次回洛陽朝見皇帝。當時,社會上盛行「黃老」(黃帝、老子)、神仙方術,劉英就是把剛傳人的佛教也看作是一種方術,將佛當作神仙,依附於黃老進行祭祠。由此可見,民間信仰為佛教在華夏大地的傳播,提供了一個憑靠。佛教剛傳人中土的初期,一些僧人以仰觀天象、占卜問卦、治病療疾而著稱。這都是佛教依靠民間信仰傳播的佐證。因此,中國民間信仰為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民間信仰加速了佛教的本土化進程。眾所周知,佛教起源於古代印度,自漢代傳人中國後,便長盛不衰、綿延千年。這與中國有廣泛的民間信仰是分不開的。佛教的本土化問題,在長期以來,學者們多注重從哲學的層面,探討與儒、道的相互滲透,著重分析其宗教思想或教義的變化。其實,真正使佛教本土化的是中國的民間信仰。民間信仰作為俗文化,如汪洋大海一般,各種民風、民俗、傳統習慣、人情事理溶人其中。佛教在被廣大的民眾接受的過程中,這些民風、民俗、傳統習慣便以其強大的凝聚力對佛教的某些方面加以利用,甚至是完全改造,佛教的叩首、跪拜、行持坐臥大都來自於中國民間文化。因此,可以這麼說,中國的民間信仰在佛教的中國化、本土化進程中,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3、民間信仰促成了佛教與儒、道的合流。佛教傳人中國後,之所以能與儒、道融合,與民間信仰也有直接的關係。佛教傳播到了民間後,受信仰上功利主義傾向的影響,廣大群眾對佛教和道教的區別並不關心,在他們看來,佛教的菩薩和道教的神仙-樣,都是神通廣大、威力無邊的超人,能夠保佑人們得福和消災,也能夠懲罰各種邪惡,掌握著人一生的命運,同樣是人類的主宰和救世主。由此,絕大多數的群眾表現為既信佛,也信道,佛道一家。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我國民眾尤其是中、下層民眾還有敬天地,孝敬父母,順應官府的思想。以上這些信仰與思想與佛教的因果報應、生死輪迴、行善積德的思想相融合,促成了佛教與儒、道的合流。

4、民間信仰延續和保留了佛教文化的種子。佛教自東漢末年由中亞地區傳人中國以後,走過了一條崎嶇坎坷的道路。有興盛輝煌的時候,也有低迷沉寂的時候。在中國兩千餘年的佛教史中,就出現過「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公元446年(北魏太平真君七年)魏太武帝下令:「先盡誅天下沙門,毀諸佛像。今後再敢言佛者,一律滿門抄斬」。公元561年,北周武帝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僧尼)道士,並令還民」。並「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藍(寺廟)皆為俗宅,沙門釋種(僧尼)悉作白衣(還俗為平民)」。

841年(唐武宗會昌元年)唐武宗李炎崇道抑佛,道士趙歸真等受龐。下令禁宮內佛經,埋佛、菩薩並天王像等。停止長安西街寺院講經說法。拆天下寺宇4600餘所,還俗僧人26萬餘。在「三武一宗」滅佛,拆除寺廟,毀掉佛像,令僧人還俗的過程中,是民間信仰保留了佛教的香火與種子,使它在「法難」之後,得以迅速復甦。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6年5月3日,現為刪節版。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