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五一勞動節,帶你走進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的「勞動節」

五一勞動節,帶你走進你不知道的中國古代的「勞動節」

草長鶯飛的暮春,是屬於勞動者的共同節日——「國際勞動節」,這是值得全世界勞動者共同歡慶的偉大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又稱「國際示威遊行日」,源起於1886年5月1日的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後於1889年7月經恩格斯領導的第二國際確立每年的五月一日為國際勞動節。五一勞動節無論是從其起源還是確立過程中都帶有濃濃的國際範兒,相對於中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來說,更像是一個新興的「洋節」。但其實,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崇尚勞動,關愛勞動人民的傳統節日。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春耕節。相傳「重農桑,務耕田」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為了鼓勵農耕,每逢年二月二便親自帶領各部首領耕種,後來歷代皇帝對此尊崇並加以效仿,便逐漸形成固定的節日。

之所以定在這一天,是因為到了農曆二月二,往往天氣回暖,萬物復蘇,在這一天之後就要開始新一年的耕作了。為了慶祝寒冬已經過去,並且給新一年的辛苦勞作加油打氣,所以勞動者們在這一天載歌載舞,做出了各種特色美食。

二月二之所以叫做龍抬頭,主要是因為這一天正值驚蟄節氣前後。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動物,一到冬天便進入了不吃不喝不動的冬眠狀態,這便是「入蟄」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後,天氣漸暖,一些昆蟲動物好似被春天的陽光和春雷從睡夢中驚醒了一般,因此這節令名為「驚蟄」。蚯蚓這種昆蟲能夠幫助農人們翻土,保證土地肥沃,因此被稱為「地龍」,在這一天之後,蚯蚓從冬季的沉睡中醒來。為了好聽吉祥,不能夠叫做「蚯蚓抬頭」,因此二月二就被稱為「龍抬頭」。

在二月二過「勞動節」的歷史非常久遠,在《史記》中記載,早在西周時期,周武王在每年的二月二率文武百官親自躬耕,並將這天定為「春龍節」。到了唐代,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有了合法的節日身份。皇帝們依然要率領百官至田間勞作,雖然可能只是象徵性的動動鋤頭。同時為了配合節日的喜慶氣氛,農民們在下地播種時,也要在農具上綁上喜慶的紅綢。到了最後的清朝,有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在二月二這一天給予勞動者福利,鼓勵勞動者在新的一年努力工作,這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歷史傳統。 

在民間,為了慶祝二月二的民風民俗也是名目繁多,各式各樣,各地均有不同。在北方地區,人們用灶煙在地面上畫一條龍,俗稱引錢龍。俗信引龍有兩種目的:一是請龍回來,興雲布雨,祈求農業豐收,二是龍為百蟲之神,龍來了,百蟲就躲起來,這對人體健康、農作物生長皆是有益的。

中國人在這喜慶的一天自然也不會忘記品嘗各種美食。在二月二,各地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食「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等。而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壯族人民會在當天集資,弄一頓豐盛的集體餐,吃完了之後,每個人還會分得一份血腸和扣肉。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