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夷陵之戰,陸遜為什麼自比藺相如

夷陵之戰,陸遜為什麼自比藺相如

  夷陵之戰前,劉備率領蜀軍氣勢洶洶而來,東吳大都督陸遜退到夷陵堅持不出,終於等到劉備疲憊懈怠,一戰將劉備擊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陸遜所統將領不是資格老就是身份貴,有些根本就不願意聽從他的號令。陸遜雖然拿軍令和孫權來震懾他們,但最終還是忍了。孫權事後知道了此事問他:「你為什麼當初不告訴我是誰不聽從命令的呢?」陸遜說只有自己像藺相如一樣忍辱負重,才能成就國家大事。孫權聽了大笑,說的確是這樣。

  一個前線總指揮,都督各將領抵抗強敵,為什麼還要像藺相如一樣忍辱負重?陸遜所說是不是真實?他所率領的將領們是不是像廉頗一樣呢?

陸遜所率領的將領的資歷

  都說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陸遜既然受任為前線主將,自然有絕對的指揮權,那為什麼眾將領會敢於「扛上」呢?這就要說到這些將領們的資歷,可以說,他們一個個資歷都要比陸遜牛氣很多。孫桓就不用說了,孫權同族,類似于魏國曹姓將軍。除他之外,再舉兩個人看看他們的資歷該有多牛。一個是朱然。朱然的嗣父是朱治,孫堅時期的老臣,孫堅死後,扶助孫策依就袁術。後來朱治任吳郡都尉,在袁術懷疑提防孫策時,他將孫策的母親和弟弟孫權接到自己的州裡供奉起來。孫權十五歲時,由朱治舉薦為孝廉。孫權就是這樣和朱然一起學習讀書。到孫權接過哥哥的位,十九歲的朱然就被任命為余姚長,後被任命為山陰縣令。不久又升任為太守,曹操進攻濡須時(216年)被任命為偏將軍。江陵之戰時在臨沮和潘璋一起合圍關羽,因功被任命為昭武將軍,封為西安鄉侯。

  另一個是潘璋。孫權為陽羨長的時候,潘璋跟隨孫權,因功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合肥之戰,東吳軍隊被衝垮,潘璋本來是後隊,是他沖向前,斬了兩名逃跑的士兵,穩住了陣腳,避免了潰敗。此後單獨領兵駐守半州。在征討關羽的戰役中,潘璋和朱然一起截斷關羽的後路,部下馬忠捉拿了關羽以及關平和都督趙累。潘璋也因此被任命為振威將軍、固陵太守,封為溧陽侯。

  就資歷上來說,陸遜和以上兩人差不多。因陸家是江東世家大族,所以孫權為將軍時陸遜就成為了他的幕府,後來出任為海昌屯田校尉,同時兼任縣長。再後來因功被孫權任命為帳下右部都。在呂蒙和關羽對陣荊州時,陸遜準確地作出判斷,關羽必定會北上進攻魏國,不會對吳國存有戒心。如果再把呂蒙有病的消息傳播出去,關羽就更加不會加以防備。呂蒙回去後,向孫權推薦了陸遜,孫權也就此任命陸遜為右都督代替呂蒙。陸遜接任後,馬上給關羽寫信,表達自己的仰慕之情,態度非常謙恭,進一步將關羽麻痹。等關羽從江陵調兵北上時,孫權做出了進攻荊州的決定,並迅速佔領了公安和江陵城。在奪取公安和江陵城後,陸遜兼任了宜都太守,率軍在江陵的上游作戰。蜀國的宜都太守樊友離職逃跑後,陸遜又打敗了蜀軍的將領詹晏、陳鳳,佔領了房陵、南鄉和秭歸,先後殲滅、俘虜、誘降蜀國軍隊幾萬人。關羽從樊城後撤來到麥城,為什麼不向西南方向的宜都和秭歸走,而是向西北方向的山區走呢?就是西南方向已經完全被陸遜截斷。荊州平定後,白衣過江奪取江陵城的呂蒙、擒獲關羽的潘璋在晉職加爵的同時,陸遜也被孫權升任為右護軍,鎮西將軍,婁侯。

  從以上履歷可以看出,在奪取荊州戰役之前,潘璋、朱然等人的資歷戰功並不比陸遜遜色,孫權所以任命陸遜為抵抗劉備的大都督,看中的是他的遠見卓識和對於全域的分析判斷能力,而這一切,潘璋、朱然等人並不一定會很清楚。因此,孫權除了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還給了他假節的權力,也當中也有擔心他人不聽號令的意思。

夷陵之戰中陸遜的計策和忍耐

  劉備以皇帝之身份率軍而來,無論是從氣勢、地勢還是軍事態勢上來說,都是佔有一定優勢的,所以他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奪取幾百里區域。而作為東吳主將的陸遜則唯有防守,也就是避其鋒芒,挫其銳氣,最不可取的就是以硬碰硬。等劉備軍到了夷陵這個地方,陸遜則不再撤退,而是嚴防死守。孫桓的部隊在夷道被劉備軍包圍的,請求支援,陸遜的態度是:「不行。」

  但是,東吳的將領們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認為陸遜的防守是害怕了劉備,一個個非常不滿。這些將領都是身經百戰,是經過赤壁之戰、江陵之戰考驗出來的,他們不滿陸遜的防守之策不僅僅是掛在嘴上,而是表現在行動上。當孫桓被包圍請求支援時,眾將認為他是孫權的同族,都來責備陸遜為什麼不去解救?陸遜只能是耐心地給予解釋。當這些事多了起來,有的甚至根本就不聽陸遜指揮,他只好把孫權和軍令搬出來,這些人才悻悻不快地勉強接受。

  面對這種情況,劉備也是無計可施,又趕上夏季炎熱,劉備只好將軍隊移到陸地上來,在一個長長的戰線上駐紮。此時兩國軍隊已經對峙七八個月了,蜀軍意志沮喪,士兵疲憊,陸遜準備出戰進攻劉備。但是,這些將軍們又出來反對,理由是攻擊劉備應該在剛開始的時候,而不是等他加固了各個要塞的現在。尤其是,當陸遜試探性地進攻了劉備的一個營寨失利以後,眾將領更是不滿,說是白白地犧牲士兵性命。陸遜不為所動,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束茅草,用火攻拿下劉備的軍營。得手後,陸遜下令各軍同時發起進攻,一連攻破劉備軍40多座營寨,劉備軍全軍覆沒。只有到了這個時候,眾將領這才服氣。

  就當是戰場上的態勢來說,劉備是希望決戰的,因為他是進攻一方,而進攻的目的無非是奪取城池或者是消滅敵人的軍隊。如果這兩個目的一個都不能實現,那就意味着失敗,至少也是無功而返。有人或許會說,劉備不是已經深入到吳境五六百里了嗎?但必須看到,劉備佔領的這些區域,只是一個長長的帶子,並沒有一個重要的城池,這就好比是一個行軍的走廊,你走到這頭,他走到那頭並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就是陸遜到了夷陵再也不退的關鍵所在。陸遜給孫權的上書說得非常明白,「夷陵要害,國之關限」,「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換一個角度理解問題,劉備得不到夷陵,不管是五百里還是六百里,無非是走了一段路而已,只有得到了夷陵,劉備才算得到了初步的勝利。進一步說,只有得到了荊州,才算到達了戰役目的。

  但東吳將領們並不理解這些,他們都不怕出戰,而是最怕窩囊地的等待。奪取荊州之戰到夷陵之戰不過是三年時間,要讓這些擊敗名將關羽的將軍們就這樣一直守着,還真就是難為了他們。就一個身經百戰且立有大功的將軍來說,一連七八個月防守防守再防守,實在是有點兒憋屈。從這個角度來說,陸遜和這些將軍們,還真有點兒廉頗和藺相如的味道。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歸國後被任命為上卿,戰功無數的廉頗心中不服,走路也要佔個中間,但藺相如讓着他,你想發火還真是無從下手。陸遜也是,將軍們一個個功勳卓著,想讓他們明白必須避劉備鋒芒的道理還真有點兒難,所以只能是任你怎樣喧囂,他那兒只有忍著。當他人不讓你忍了,道理講不通了,就只好拿出孫權的符節來威懾他們。

  陸遜曾經給將軍們說:「國家之所以要委屈各位接受我的指揮,是認為我還有一點長處值得稱道,能夠忍辱負重的緣故。」從夷陵之戰的整個過程來看,陸遜的這番忍耐,還真的不比藺相如差。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