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將,名氣最大的,影響最深遠的當然是岳飛和韓世忠,這兩位家喻戶曉,揚名千古。岳飛收復襄陽,北伐中原,取得郾城大捷,戰功赫赫;韓世忠名氣其實不在岳飛之下,他指揮的最有名的的戰役是黃天蕩戰役和大儀鎮大捷。另外還有劉劉錡,他最有名的就是順昌大捷,順昌大捷的規模不在郾城大捷之下。張俊、劉光世也和岳飛、韓世忠平級,但他們的戰功遠不如岳、韓。
而在西川的吳玠,其戰功和才能也是岳飛、韓世忠、劉錡同列的,他率軍獨當一面,保住了四川,史書如此評價:「微(吳)玠身當其沖,無蜀久矣」。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吳玠,四川早就被金兵攻陷了。
除了以上名將,其實還有一些在抗金戰役中頗有戰功的將領,只是名氣不如岳飛、韓世忠、劉琦和吳玠。例如楊沂中,他出身不凡,是楊家將第七世孫,也是和岳飛差不多時候從軍,當時還是北宋,他主要是接受韓世忠的指揮,地位估計和牛皋差不多。後來慢慢成為宋高宗的心腹,任神武中軍的長官統制兼提舉宿衛親軍。楊沂中精通兵法和武藝,作戰也很勇敢,為南宋抵禦金兵立下兩次大戰功。一次是藕塘大捷,那是西元1136年,即紹興六年,楊沂中率一萬軍渡過淮河協助韓世忠攻打偽齊,在一個叫藕塘的地方與敵軍相遇,地方將領叫劉猊,其軍隊遠遠超過楊沂中軍隊的規模,楊沂中毫無畏懼,衝鋒在前,打垮了敵人的防線,導致敵兵大量後撤,留下幾百艘船,被宋軍虜獲。宋高宗很高興地說:楊沂中果然是良將,我沒有看錯。
另外一次大捷是柘槔之戰,當時是1141年,岳飛被迫從北方撤軍之後不久,金兀術率兵南下,直撲廬州(合肥),並且攻入廬州城。這個時候,楊沂中率軍從臨安趕來,和劉錡、王德一起在柘槔鎮展開激戰,金兀術大敗,狼狽從廬州撤退,淮西前線轉危為安。柘槔之戰被南宋朝廷列為十三大戰功之一,也就是南宋初期十三次最大的勝仗。
然而,頗為尷尬的是,同是抗金英雄,楊沂中居然是岳飛遇害時的監刑官,也就是監斬官。不知道當時楊沂中對這位抗金同僚有沒有半點惺惺相惜之意。楊沂中後來被皇帝改名為楊存中,而且特別愛護。楊沂中晚年一直反對議和,堅持抗金。他和岳飛在精神上其實是一樣的,卻是官場上的對立面,實在可惜。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