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玄武門之變真相:李世民親手弑兄竟真的是被迫的嗎?

玄武門之變真相:李世民親手弑兄竟真的是被迫的嗎?

   作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權」的方面,主要面臨的任務有兩個:一是得到皇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二是開拓疆土,成為全天下的君主。對於內部的爭權者,殺之,無話可說;對於外部的爭權者,盟之,不服則打。但在整個用「權」的過程中,均採用了恩威並重的方法。

  玄武門之變

  眾所周知,歷朝歷代皇位鬥爭都是最激烈、最殘酷的,特別是在嫡長子或者皇太子實力不濟之時。唐太宗李世民排行第二,恰好也有這麼一個大哥,是其皇位的最強競爭者。而其父親唐高祖李淵呢,又是一個特別保守的人,一直認為嫡長子應該繼承自己的位置。

  李世民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知道嫡長子的位置是沒法爭了,但可以另闢蹊徑,從能力、業績、威望等方面全面超越。

  於是,李世民私下裏學習刻苦,注意自身修為,而且還廣交朋友,培植自己的勢力。另外,他牢牢掌握了軍權,善待手下將領和士兵,對老百姓也很好,在軍隊和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特別是在唐朝定國後,為穩定局勢而進行的六次大規模的征討活動中,李世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果把六次戰爭的勝利比作足球場上的六個進球,那麼,李世民一個人就完成了四個進球,另外還助攻兩次。最重要的是,他在最關鍵的決賽(唐軍VS王世充加竇建德聯軍)當中,打入了制勝一球。在這一仗之後,李世民的威望和勢力達到了極致。據說,他回到長安時,受到軍民以及皇帝的禮儀招待。

  這種情況,讓大哥李建成很是擔心。當然,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燈,他這些年更注重把持朝政,而且和一些權臣搞好關係。另外,他給四弟李元吉很多許諾,二人關係很好。關鍵時刻,確保這個弟弟站在自己這邊。基本上,宮裏宮外都是李建成的人。之前,李建成考慮到李世民在領軍打仗方面的作用,一直隱忍其實力的發展。但現如今,天下基本太平,該解決內部矛盾了。於是,他向老爸李淵建議由四弟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借此要奪取李世民的軍權。

  李世民雖然連年在外打仗,但並不是對朝內情況一無所知。其實,他早在李建成周圍安排了很多「臥底」,對李建成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他沒有沉迷於當時的成績,更覺得有必要解決自己權力路上的障礙。當瞭解到李建成的最新動態後,李世民決定先發制人。

  但到底如何處置這個皇太子呢?李世民手下將士們都很有顧慮,這畢竟是「老闆」的親大哥啊!李世民這時表了態:「有什麼計策,你們儘管說,由我來決定是否執行。」大多數人的意見是將皇太子及主要同黨囚禁起來,不讓他們再干預政事。李世民當即反對:「李建成已經鬼迷心竅,囚禁起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眾將士都明白了「老闆」的意思,提出迫使李建成等進宮,但在途中進行截殺的辦法。李世民這才同意,但由誰去負責做這個事情,他都不是很放心。於是,他決定由自己親自來完成這一任務,並帶上了對自己最為忠心耿耿的尉遲恭。

  事情的進展依計進行,而李世民最擔心的一幕也確實出現了。

  西元626年7月2日晚,玄武門前,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在逃跑時,手下將士都不敢下手,包括這個尉遲恭。「不能讓大哥跑掉,否則這麼多年的苦心經營就全部白費了」,李世民射出了致命的一箭,正中李建成要害,當場斃命。而尉遲恭也立即解凍,射死了李元吉。

  唐高祖李淵知道此事後,震怒!但也沒有任何辦法,眼下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了,而且兵權還在其手裏。因此,不得不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兩個月後,自責和無奈中的李淵,將皇位讓給了次子李世民。

  李世民親手弑兄之舉,常被後人詬病。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李世民對權力的嚮往。奪權路上,無論誰來阻擋,都將被除去。但李世民並沒有大面積捕殺「太子黨」,反而重用了很多能臣,最有名的就是魏徵。

  收服突厥

  雖然內部已經沒有對手,但外部仍不太平。剛即位不久,突厥首領頡利可汗聽說唐朝政局發生動盪,認為有機可乘。親率大軍一路南下,幾乎未遇到任何抵抗,來到了與長安城隔河對峙的渭水北岸。而此時呢,長安城內並沒有多少兵力,大隊人馬哪兒去了呢?原來,李世民是想在半路攔截突厥部隊。但頡利可汗並沒有和唐軍硬碰硬,而是加快行軍速度,繞過防線,直撲長安城。

  正在整個朝野上下驚慌失措時,李世民異常冷靜,一方面調其他部隊來支援,另一方面讓去攔截的部隊趕緊回援。自己則要親自出城去會會頡利可汗,為援軍多贏得一些時間。眾大臣紛紛相勸:「這可使不得,這樣太危險。」李世民很冷靜地說:「我們大唐給突厥供奉已經快十年了,但突厥仍不滿足,遲早我要和他們開戰,但不是今天。今天,我只是想告訴他們,我們不怕他們。」說完,找了五個和突厥人比較熟悉的大臣出城,直奔突厥大軍。

  頡利可汗看到李世民就帶了這麼幾個人來,很奇怪,心裏犯嘀咕:「都說這小子能打仗,沒想到這麼狂,莫非有什麼陷阱,先看看無妨。」沒想到,李世民一個人徑直來到橋上,大呼其名。突厥將士的目光齊刷刷轉向了「大汗」:「老闆,叫你呢。」頡利可汗猶豫了一下:「直接射死這小子,傳出去了不好聽。過去看看吧,不能裝,要不這以後怎麼在弟兄們面前混啊。」為示威嚴,頡利可汗也打馬直接上橋,沒有顯示出絲毫停頓。突厥將士均暗自讚歎:「老闆真給力啊!」

  二人接近之後,李世民首先發話「大汗,別來無恙」,嘮起了家常。但說到關鍵問題時,卻提高聲音。兩邊將士的感覺是,唐王在質問大汗。而正說着,唐軍大隊人馬也過來了,但人數上並不多。不過,頡利可汗看得很清楚,發現這些軍隊顯然不是一批來的,後面或許還有後續部隊:「這唐軍支援可夠快的。」而此時,李世民也停止了閒扯,再次提高聲音:「大汗,今天如果開戰,對我們雙方都沒有好處。如果你們撤軍,我大唐不會讓你們白跑一趟,你想要什麼,都可以提出來。另外,為了答謝你們這麼多年對我們的支援,我們會繼續遵守約定,向你們進貢。」說著,李世民上前一步,低聲說:「大汗,你應該也知道,在你們後方,有尉遲恭的二十萬部隊正在回援。」突然,又大聲說了一句,「我李世民向來是說話算話的。」頡利可汗知道自己中計了,很是惱火,但也無可奈何。「既然賢弟這麼有誠意,那我回去考慮考慮。」沒給李世民說話的機會,策馬回到了軍隊之中。

  夜裏,頡利可汗確認李世民沒有騙他,尉遲恭確實在火速回援。頡利可汗對尉遲恭有顧忌,一路南下時,只是和他交戰時吃了敗仗。據探子報,當時尉遲恭僅率領2000先鋒隊擊退了突厥5000精銳部隊。「怪不得這小子拿尉遲恭來嚇唬我。」

  兩天後,頡利可汗與李世民再次相聚渭水橋上,簽署了和平協定,斬殺白馬立盟,史稱「渭水之盟」。雖然表面上是唐王妥協,繼續進貢。但突厥將士都明白,這個新上任的唐王「不好惹」。而唐軍將士,也更加敬佩李世民了。

  雖然退敵成功,並施以小恩小惠,但這並非長遠之計。於是,李世民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備戰計畫。西元630年,李世民派李靖攻打東突厥。

  為什麼是東突厥呢?

  史料記載,自渭水之盟後,突厥內部發生了較大變化,且又趕上天災,凍死了數萬突厥人賴以生存的牛羊、馬匹等。之後,又發生了分裂,出現了東突厥和西突厥。同樣,政權動盪不穩時,是一個最容易發生變故的時刻。李世民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機會。作為唐朝著名將領的李靖,不辱使命,活捉了東突厥首領頡利可汗。對於敗軍之將,李世民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恩威並重,以德服人。此舉得到突厥各部的肯定。同年,李世民被突厥各部尊為「天可汗」。

  頡利可汗與李建成是兩個不同的政治對手,李世民採取了不同的政策。殺李建成和不殺頡利可汗,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從實際情況來看,兩種辦法都很有效。

  征討高句麗

  未能使高句麗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遺憾,甚至在其臨死之前,還在計畫如何征服高句麗。史學界很多人認為,李世民征戰高句麗是其人生中的一大敗筆,有窮兵黷武之嫌,犯了與隋煬帝同樣的錯誤。

  很多人並不知道,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並非在於隋煬帝的暴政以及什麼農民起義,實際上是錯在對高句麗的征討上。而自李世民征討高句麗未果之後,其子唐高宗李治也將消滅高句麗作為重要的使命。加之隋朝初期,隋文帝也進行過對高句麗的討伐行動,在歷史上出現了兩朝四代對高句麗的大規模征討行動。為什麼一定要征服高句麗呢?

  實際上,高句麗不同於突厥、吐谷渾、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國。雖然表面上向唐朝稱臣,但一直對唐朝有敵視態度。而當時的高句麗也並非外界以及後世人所認為的那樣,是一個小國。西元6、7世紀的高句麗不再是一個地區性的小國,而是已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已具備與唐朝爭奪東亞霸權的潛力。在南北朝後期,整個隋朝時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麗在不斷擴充疆土的同時,不斷挑唆隋、唐鄰國對隋、唐挑起戰亂。高句麗欲獨霸整個東亞之心久矣。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唐朝與高句麗的戰爭在所難免。唐朝趁高句麗羽翼尚未豐滿之際,大舉討伐之,有未雨綢繆之意。西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麗,發現高句麗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將。此時,李世民已經萌生征討高句麗的想法。後來,高句麗內部發生政變,有大臣建議攻打高句麗。李世民考慮到勞民傷財,並未同意。然而,高句麗待局勢穩定後,卻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一向臣服於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調停,但遭到高句麗的拒絕。與群臣商議時,李世民認為:「高句麗攻打新羅,表面上是不給我面子,實際上,高句麗欲控制整個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如果得逞,一定會向我們發起挑戰,到時,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統治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有這樣的勢力出現。」

  於是,李世民不顧褚遂良等人的反對,於西元645年御駕親征高句麗。雖然,此次征討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對高句麗的國力造成極大的破壞。後來,李世民採納了下屬的建議,不斷對高句麗採取騷擾行動,使其不能迅速恢復國力。這為後來唐高宗滅掉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相對於其他,高句麗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脅。作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這一點。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李世民不惜御駕親征。雖未獲得重大勝利,未動搖高句麗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高句麗王朝的迅速強盛,也加速了高句麗王朝的沒落。在征討過程中,李世民沒有採取血腥的屠殺、滅亡政策,仍是用恩威並重的方式,並鞏固已得勢力,為下一步徹底擊潰高句麗奠定了基礎。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