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史

古代傳遞軍情的文書上為什麼常插上羽毛?

古代傳遞軍情的文書上為什麼常插上羽毛?

有一部經典影片叫《雞毛信》,主人公海娃替八路軍傳送插上雞毛的信件。這種雞毛信的原型就是古代傳遞緊急軍情的軍事文書,也叫羽書。  

在軍事戰爭中,情報傳遞、軍情回饋是否及時關係着戰爭能否取勝。古代通訊手段較為落後,為了迅速把前方戰情彙報給在後方指揮的軍事長官,羽書便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手段。

羽書,也叫羽檄。「檄」是古代的一種軍事公文形式。《說文解字》記載:「檄以木簡為書,長尺二寸。謂之檄,以徵召也。」借助出土漢簡,可以得知檄文主要是指單獨寫在一片木簡上的軍事文書,用以傳達和上報緊急軍事情報。檄的下端削得比較尖細,便於插入傳遞軍情使者的馬匹上所特製的筒子之中。為了表示軍情緊急,檄上常飾以羽毛,這是借鳥飛迅捷來表示軍情緊急。如果軍情特別緊急,羽毛頂端還會燒焦。有時候羽毛數量越多,越強調所傳遞資訊的緊急。正如唐代詩人髙適《燕歌行》詩中所言:「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在一些少數民族部落裏,也有使用雞毛信的情況。雲南獨龍人傳達資訊時,為了表示內容十分緊急,也會插附箭、雞毛、辣椒、木炭等特殊標誌,這應該就是從古代羽書受到啟發的。雞毛信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被人們沿用,現在雖然不用雞毛信了,可它依然是人們瞭解古代軍情的重要線索。

作者:知史團隊,原文刊登日期:2018年1月23日,現為刪節版。

Image